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6h】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思路

1.3研究方法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5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界定

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2.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3.1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3.2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

3.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4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4.1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4.2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

4.3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4.4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5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5.2信贷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5.3高素质信贷管理队伍和风险管理独立性缺失

5.4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

5.5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缺陷

6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6.1建立全面的信贷风险监管体系

6.2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

6.3优化贷款结构

6.4加强人才培养和信贷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集体会议学习中提出:“要把农村金融改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金融组织的作用”。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市场中的工、农、建、中这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机构相继撤回城市。这样,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体,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经济环境的原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并不太好。信贷业务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信贷风险直接威胁着银行的资金安全。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所处的农村经济环境和经营的涉农业务,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并不高,不良贷款率偏高,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忽视了对其的研究,而将研究重点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因此,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对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分析,从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借款企业、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的遗留问题、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方法手段落后、高素质人才缺失;借款企业中乡镇企业和农户贷款受自然灾害和经济波动影响大、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和财务信息失真;外部环境中行政干预、社会经济因素、社会诚信体系缺失、法制不健全等。接着,通过对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从贷款结构、贷款风险集中度等角度对其信贷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找出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信贷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贷款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落后、风险意识缺失、高素质信贷管理队伍和风险管理独立性缺失、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风险集中度高、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缺陷等。最后,针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加强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健全信贷风险监管体系、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加强信贷资产管理、优化贷款结构、分散集中风险、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加强信贷文化建设。
  由于数据披露和取得的局限性,再加上本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限,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对策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还有待带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