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矮秆基因及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6h】

小麦矮秆基因及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倒伏与矮秆基因

1.2 小麦白粉病及抗白粉病基因

2 引言

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5 全文结论

5.1 小麦矮秆基因及其组合分布频率存在差异

5.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组合分布频率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是我国现阶段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了解现有小麦育种骨干亲本的矮秆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有助于加快小麦抗倒伏以及抗白粉病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STS、SCAR和SSR分子标记对257份小麦育种骨干亲本中的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8)以及96份小麦育种亲本中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Pm30和Pm34)分别进行检测,明确其分布情况以及组成特点,为小麦抗病以及抗倒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结果如下:
  (1)257份小麦育种亲本中,Rht1、Rht2和Rht8基因的分布频率以及组合形式存在差异。就单基因分布而言,Rht8基因分布频率最高(106份,41.2%),Rht2次之(88份,34.2%),Rht1最低(70份,27.2%);就不同基因组合而言,Rht2+Rht8(25份,9.7%)>Rht1+Rht8(24份,9.3%)>Rh1+Rht2(9份,3.5%)>Rht1+Rht2+Rht8(5份,1.9%);三种类型矮秆基因均不携带的品种有60份,占23.3%。
  (2)96份小麦育种亲本中,Pm21、Pm30和Pm34基因分布频率高低依次为:Pm34(21份,21.87%)>Pm30(9份,9.37%)>Pm21(4份,4.17%)。其中金禾9123中聚合Pm21+Pm30两种抗病基因,宜00-119中聚合Pm30+Pm34两种抗病基因。本文中没发现以Pm34+Pm21两基因聚合形式和P21+Pm30+Pm34三基因聚合形式存在的材料;三种抗白粉病基因类型均不携带的品种有60份,占62.5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