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t-mCty1Ac基因在抗虫转基因玉米种的表达及其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6h】

Bt-mCty1Ac基因在抗虫转基因玉米种的表达及其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1文献综述

1.1 转基因的相关概念

1.2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

1.3 转Bt玉米的研究进展

1.4 Bt基因在转Bt玉米中表达特征的研究进展

1.5 转基因作物作为饲料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1.6 鱼类作为模式动物在转基因作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试剂

3.3 试验仪器

3.4 育苗

3.5 转基因鉴定

3.6 移栽与田间管理

3.7 Bt-Cry1Ac蛋白在转基因玉米生活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3.8 玉米农艺性状的调查

3.9 Bt-Cry1Ac基因对玉米植株营养成份吸收的影响

3.10 转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影响

3.11 数据分析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Bt-mCry1Ac蛋白在转基因玉米生活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4.2 玉米农艺性状的结果

4.3 Bt-mCry1Ac基因对玉米植株吸收营养成份的影响

4.4 Bt-799对生长发育效应的研究

4.5 Bt-799对斑马鱼生殖毒性的影响

5讨论

5.1 Bt-Cry1Ac蛋白在转基因玉米生活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5.2 农艺性状

5.3 Bt-mCry1Ac对玉米植株吸收营养成份的影响

5.4 Bt-799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影响

6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我国自主研发获得的转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非转基因近等基因系郑58为研究材料,利用ELISA法对外源抗虫基因Bt-mCry1Ac在玉米生育期内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比较Bt-mCry1Ac基因对玉米植株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并以斑马鱼为受试物研究转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的饲用安全性,旨在为我国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及其环境与健康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Bt-mCry1Ac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叶片、茎干、根系和种子中均能表达,表达量为0.82±0.10μg·g-1~15.83±1.77μg·g-1;随着生育期和植株部位的不同,Bt-mCry1Ac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其中,Bt-mCry1Ac蛋白含量随转基因玉米生育期的推移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完熟期达最高,达到15.83±1.77μg·g-1;Bt-mCry1Ac在玉米不同植株部位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株部位,达到15.83±1.77μg·g-1;而种子中Bt-mCry1Ac含量最低,为2.86±1.71μg·g-1。
  2.转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非转基因近等基因系郑58在同一时期的株高、穗位高及其抽雄期和吐丝期没有显著差异。
  3.通过测定转 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 Bt-799及其非转基因近等基因系郑58在不同时期其根、茎、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结果表明两种玉米的营养元素存在一定差异,与非转基因郑58相比,转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的根、茎、叶在不同时期对全磷的吸收都没有显著差异,对全氮和全钾的吸收表现为在灌浆期和完熟期时有显著差异,苗期、拔节期和散粉期没有显著差异。
  4.以转Bt-m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非转基因近等基因系郑58为主要饲料成分,对斑马鱼进行14周的喂养实验,结果表明喂食含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和含非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的斑马鱼的各生长参数指标、脏器系数和产卵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喂食转基因玉米粉和非转基因玉米粉的的斑马鱼的各生长参数指标、脏器系数和产卵情况也没有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