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鄂西半干栏式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宜居性研究
【6h】

湘鄂西半干栏式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宜居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及意义

1.3研究的现状

1.4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湘鄂西半干栏式民居建筑的演进

2.1湘鄂西半干栏式建筑的演进背景

2.2湘鄂西半干栏建筑的演进历程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湘鄂西半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生态宜居性

3.1 半干栏式建筑界面的生态宜居性

3.2 原生态建筑材料的生态宜居性

3.3环境的生态宜居性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鄂西半干栏式民居建筑生态宜居性应用

4.1苗族新民居的生态宜居性应用

4.2“棕榈丛林中的住宅”生态宜居性应用

4.3“吉巴欧文化中心”生态宜居性——“烟囱式通风效应”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发表与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蕴含着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真谛,但直到20世纪之前,人们的主要视线都停留在主流文化影响下的公共建筑中,对于地域性的传统民居很少关注。不论是从数量上来比较,还是从其背后蕴藏的价值来看,地域性的传统民居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地域性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建筑营建技艺、以及各种建筑实体、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湘鄂西地区的传统民居是中国民居的组成部分,该地域的山区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建筑——半干栏式建筑。这些建筑蕴含着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真谛,当地的人们与环境与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很多的方面都有着生态宜居性。  本文围绕着“半干栏建筑的生态宜居性”论述,首先分析研究的背景,总体了解关于传统民居,特别是湘鄂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民居的研究现状,将研究的对象界定为该地区半干栏式民居建筑,依据生态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发掘。通过理论的研究与实地调研验证的方式:先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既半干栏建筑的界面、材料、环境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生态宜居的相关建设经验;最终将湘鄂西半干栏建筑与现代新型民族建筑、生态建筑相比较、验证和检验其具有的生态宜居性。研究的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的参考、也为民居的研究和建筑的创造提供资料和灵感的源泉。

著录项

  • 作者

    江嫚;

  •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学科 绿色包装与低碳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跃云;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传统民居,半干栏式建筑,生态宜居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