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的研究
【6h】

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旅游协作研究综述

1.4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2理论基础

第三章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背景

3.1大梅山旅游区概况

3.2梅山文化旅游简介

3.3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的必要性

3.4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的SWOT分析

3.5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的目的

3.6大梅山文化旅游空间布局

第四章 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的内容与对策建议

4.1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分析

4.2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的内容

4.3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的若干建议

第五章 结语

5.1论文研究的结论

5.2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合作是世界的潮流和不变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区域经济协作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区域旅游协作也呈现随之迅猛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已从单个景区(点)的竞争开始走向线路与地域的竞争,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从自然观光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迈进。笔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以―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机制的研究‖为题,开展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以期对大梅山文化旅游有所帮助。  论文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大梅山文化旅游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各个区域的梅山文化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进行区域旅游协作是人心所向,但是单独区域文化旅游氛围不浓,有必要整合大梅山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论文对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应当选择SO战略选择,实行差异化市场战略,将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打造成无障碍旅游区,从而形成以新化县为增长极,以“安化→新化→冷水江→涟源→新邵→隆回”为旅游发展轴线,以协作区域内的15个主要景点为核心景点的旅游协作区域。  论文对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进行了基础分析和内涵分析,指出了大梅山文化旅游区域应当从信息交互、利益补偿、评价激励、行为约束、产品开发、市场共拓、品牌传播、人才共育等8个方面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提出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加强与旅游企业联系、改善区域旅游协作环境等若干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彭芃;

  •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大学;
  • 学科 农村与区域发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潇纯,龚洵胜;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文化旅游,区域协作,战略选择,SWOT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