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转型期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构建研究
【6h】

我国转型期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道德回报的蕴涵

2.1道德回报的诠释

2.2道德回报的悖论

2.3道德回报的溯源

第三章 道德回报的理论基础

3.1道德与利益的统一

3.2利己与利他的和谐

3.3道德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3.4社会公正与无私奉献的结合

第四章 我国转型期道德回报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

4.1我国转型期道德回报缺失的现状

4.2道德回报缺失的成因

第五章 国外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启示及我国道德回报机制的构建

5.1国外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启示

5.2我国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道德回报就是扬善惩恶,是社会道德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道德秩序、捍卫道德权威、坚定道德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回报缺失的现象屡屡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首先探讨道德回报的蕴涵。道德回报思想源远流长,蕴含在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斗争和兴衰进退的曲折历史进程中。探讨中西方伦理文化和道德生活中丰富的道德回报思想和实践,从而界定道德回报的内涵;其次探析道德回报的理论基础。道德产生于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需要,德得相通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理由。道德回报不仅体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而且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辩证统一,为道德回报实现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理论框架;再次,研究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道德回报实现机制,为我国道德回报实现机制提出借鉴;最后,在分析我国转型期道德回报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当前“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并借鉴发达国家在构建道德回报实现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将道德回报与道德教育、道德立法、社会制度、舆论监督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以保障道德主体基本权利优先、奖励为辅的道德回报实现机制。总之,道德回报旨在以坚守社会伦理底线为基础、鼓励道德境界的逐步提升为目标,促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公正的实现。

著录项

  • 作者

    陈艳红;

  •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学科 哲学·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曲红;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道德回报,社会公正,实现机制,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