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
【6h】

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课题背景

1. 2课题研究方法

1. 3选题意义

1. 4国际国内研究状况与进展

第二章 中国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

2. 1概述

2. 2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

2. 3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

2. 4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

第三章 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国设计伦理精神的理性回归

3. 1 生态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石

3. 2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设计目标

3. 3中国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 4中国当代设计师的伦理责任

3. 5 生态友好型社会在当下提出的意义

第四章 艺术设计的生态伦理策略

4. 1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

4. 2绿色设计方法论

第五章 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

5. 1对自然的关怀与责任——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导向的艺术设计教育

5. 2 如何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已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人与环境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远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其要义是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双向良性互动。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里就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例如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以及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这些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设计师应该按照生态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物品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之物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关怀和责任。当前中国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电子废弃物的增多、过度包装的泛滥、非环保廉价材料的充斥等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应该从强调设计师的伦理责任、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出发,在实践层面上探讨绿色设计方法,并加以实施,不让设计伦理流于表面的口号,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设计和绿色设计。随着设计向着非物质设计方向的扩展,设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人与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是设计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设计的产品必须是高质量、高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这对于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有助于增加财富,而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友好型社会与设计伦理学之整体关系和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之间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

著录项

  • 作者

    管晨;

  •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
  • 学科 设计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美艳;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生态伦理,设计理念,自然环境,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