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灸预处理诱导大鼠胃粘膜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抗应激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艾灸预处理诱导大鼠胃粘膜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抗应激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1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题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SU)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并与非穴组效应进行比较,证实艾灸是否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而对胃粘膜产生保护作用、是否有穴位特异性,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针灸保护胃粘膜的内在机制及足阳明经与胃的密切联系,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完全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足三里、梁门穴组和非穴组,每组15只。用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溃疡模型。采用Guth法计数胃粘膜损伤指数,生物信号分析仪检测胃粘膜血流量( GMBF),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胃粘膜HSP70的蛋白及基因表达(HSP70mRNA),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胃粘膜丙二醛(MD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胃粘膜内皮素(ET)、前列腺素E<2>的含量。 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UI升高、胃粘膜HSP70表达增强、GMBF和PGE<2>含量下降、胃粘膜MDA和ET含量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 2、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梁门穴组大鼠胃粘膜UI降低、胃粘膜HSP70表达增强、GMBF和PGE<2>含量增加、胃粘膜MDA和ET含量下降,并有显著性差异。 3、除胃粘膜ET含量外,足三里、梁门穴组大鼠的其余各项指标与非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对胃粘膜有一定的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诱导胃粘膜HSP70和HSP70mRNA高表达而增加GMBF、促进胃粘膜保护性物质PGE<2>的释放、抑制胃粘膜损伤因子ET和MDA的释放等方面,并有穴位特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