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籼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6h】

籼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文献综述

1.1高温对水稻的影响

1.1.1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1.1.2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的影响

1.1.3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1.4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5水稻应对高温胁迫的应激反应

1.2水稻耐热性研究的作图群体及方法

1.2.1 作图群体

1.2.2 QTL作图方法

1.3 水稻耐热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3.1 QTL位点

1.3.2水稻耐高温基因组的克隆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耐高温选择导入系群体的构建

3.2 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

3.3 DNA的提取与SSR基因型分析

3.4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轮回亲本和导入系群体在高温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的表现

4.1.1选择导入系群体以及亲本的产量性状表现

4.1.2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4.2 耐高温选择导入系群体产量性状QTL定位分析

4.2.1抽穗期的QTL定位

4.2.2株高的QTL定位

4.2.3单株有效穗的QTL定位

4.2.4每穗实粒数的QTL定位

4.2.5每穗总粒数的QTL定位

4.2.6结实率的QTL定位

4.2.7 千粒重的QTL定位

4.2.8单株产量的QTL定位

4.2.9 热胁迫指数的QTL定位

4.2.10 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位点的检测

5讨论

5.1耐高温选择回交导入系表型分析

5.2 选择回交导入系群体的QTL检测结果

5.3 一因多效位点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利用我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籼稻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以不同来源的6个品种(明恢63、辐恢838、桂99、PU28、IR64和紫恢100)为供体亲本,分别构建了6个BC2F3:4导入系群体,分别有26、19、20、21、21和24个株系。2011年和2012年在湖南长沙对这6个导入系群体及其亲本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表型,利用分子标记,对耐高温回交导入系进行QTL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高温胁迫对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热胁迫指数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高温胁迫对株高、抽穗期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
  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常温和高温胁迫条件下单株产量主要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热胁迫指数主要与高温胁迫条件下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产量因素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在水稻抗性选择育种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一个性状的突出,应考虑各性状间的协调性。
  3. QTL定位结果表明,6个群体共检测到86个与产量性状及耐热性(热胁迫指数)有关的QTL,包括78个产量性状QTL,贡献率为15.9%-67.4%;21个耐热性QTL,贡献率为16.2%-57.4%。其中,检测到31,34,20,29,22,14,42和19个QTL,分别与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有关。
  4、在蜀恢527/PU28群体中,检测到1个控制千粒重的位点与RM007紧密连锁的qTGW3a,其在2011年和2012年两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加性效应为正,说明来自供体亲本PU28的等位基因对千粒重的增加具有正向作用,且具有较高的解释贡献率,该位点可能是一个稳定表达的位点,推断其可能是一个控制千粒重的主效基因。在蜀恢527/桂99群体中的qTGW1b、qPN2b、qPN9a和蜀恢527/紫恢100群体中的qPN2a、qTGW3d,都在2011年的两个环境和2012年正常条件下检测到了,其中,qPN2a、qPN2b和qPN9a的加性效应为正向,而qTGW1b、qTGW3d的加性效应值为负值,这些都是表达稳定的位点。
  5.产量性状和耐热性QTL大多成簇分布,每个簇往往同时影响几个性状。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8个QTL簇,例如,第1染色体上的RM297附近的QTL簇,对株高、抽穗期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第2染色体上的RM290附近的QTL簇,同时控制抽穗期、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这7个性状;第3染色体上的RM007附近的QTL簇,主要对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影响较大;还有第3染色体上的RM186和 RM520、第4染色体上的RM1155、第5染色体上的RM153等附近的QTL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第3染色体上的RM007附近的QTL簇,在蜀恢527/PU28群体中,在2011年和2012年两种环境下都被检测到与千粒重有关,加性效应为正,说明来自供体亲本PU28的等位基因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且具都有较高的解释贡献率,该位点可能是一个稳定表达的位点,推测其可能是一个控制千粒重的主效基因。

著录项

  • 作者

    刘周;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英尧,高用明;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21;
  • 关键词

    籼稻; 高温胁迫; 产量性状; 抽穗开花; 耐热性鉴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