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治理视阈下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社会服务研究
【6h】

社会治理视阈下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社会服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社会治理视阈下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

2.2大学生志愿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第3章 社会治理视阈下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现实分析

3.1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效

3.2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3.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社会治理视阈下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提升策略

4.1 提升志愿服务者的综合素质

4.2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和认知度

4.3 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4.4 促进志愿服务的大众化发展

第5章 案例分析——以武汉地区大学生志愿组织为例

5.1 大学生志愿者——郎坤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团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社会治理方式亟待转型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幅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元化、综合性的社会治理模式要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而大学生志愿者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新一代社会青年群体,其奉献精神和专业素质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带动公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既提升了社会整体素质,培育了公民意识,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对社会治理与志愿者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社会治理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完善社会保障、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成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志愿者队伍不够稳定、志愿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大众化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策略,切实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基于“郎坤事件”的实际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探讨大学生志愿者典范带来的社会效应。从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促进志愿服务的大众化发展这三个大的方面探索如何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进行社会化服务。  通过研究指出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协助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期望大学生志愿服务能持续、规范的发展,发挥大学生的时代特色,更好地引领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促进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著录项

  • 作者

    杨瑞;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爱杰;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社会治理,大学生,社会服务,志愿组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