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薄壳山核桃授粉及良种配置研究
【6h】

薄壳山核桃授粉及良种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文献综述

1.1花粉特性的研究进展

1.2薄壳山核桃花粉研究进展

1.3山核桃属杂交授粉研究进展

1.4山核桃属胚发育期营养成分变化研究进展

2引言

2.1课题来源

2.2研究目的与意义

2.3技术路线

2.4主要研究内容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试验地概况

3.2试验材料

3.3试验方法

3.4数据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薄壳山核桃花粉特性

4.2薄壳山核桃品种间杂交

4.3薄壳山核桃与天目山核桃种间杂交

4.4薄壳山核桃花粉自由散粉对天目山核桃实生林分果实直感效应

4.5薄壳山核桃良种配置林树体及果实变异调查

4.6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动态

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引种以及选育的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 Koch)品种繁多,但是对良种的需求仍然很大,杂交可以作为培育良种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薄壳山核桃花粉的干燥方式与贮藏条件、品种间及种间的杂交、果实发育动态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杂交育种、品种配置、以及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分别进行5种干燥处理及4种贮藏温度处理,研究表明不同干燥条件下同一无性系的花粉萌发率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花粉萌发率结果为:室内阴干>干燥器干燥(≈30℃恒温箱干燥)>空调干燥>日晒干燥;而不同贮藏温度的花粉萌发率为:-79℃>-20℃>4℃>室温。
  (2)用9个不同的授粉品种分别给5个无性系人工授粉,结果表明同一母本下,不同父本的杂交组合之间坐果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父母本之间在果实性状方面表现出交互作用,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各杂交组合单株间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差异情况,为5个无性系筛选出了合适的授粉品种。
  (3)在薄壳山核桃与天目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的正反交杂交试验中,人工授粉的试验组坐果率均低于自然授粉;杂交F1代的果实性状均表现出花粉直感效应,与母本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薄壳山核桃授粉的果实在含油率、可溶性糖、饱和脂肪酸方面都高于天目山核桃授粉的果实,而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要低于天目山核桃授粉的果实。
  (4)薄壳山核桃自然散粉对天目山核桃实生林分果实的增效试验中,在中心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不同距离间隔采收的果实,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于下风口和近距离的天目山核桃果实性状比上风口和远距离果实受到的增效作用大。所采样品的果实品质大部分也都在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的对照之间。
  (5)将同一年定植于莲花、乾潭和三都的“马罕”试验林相比较,经过授粉品种配置的莲花、乾潭的单株产量比对照组三都的产量分别高了1746%、3772%,同一试验地内树体性状与产量变异幅度均较大,变异系数依次为产量>冠幅>地径>树高。不同试验地间果实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果实品质差异则不显著。
  (6)跟踪薄壳山核桃品种“马罕”的果实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其果实与种仁的质量及体积在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总体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种仁内饱和脂肪酸的总质量分数在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不饱和脂肪酸的总质量分数则呈上升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