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6h】

淮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前人研究成果评述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1.4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完成的工作量

1.4.2主要成果

2研究区概况

2.1淮河流域概况

2.1.1自然地理

2.1.2地质背景及土壤环境

2.1.3社会经济

2.2研究区概况

2.2.1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2.2.2研究区概况

2.3研究区环境状况

2.3.1水环境状况

2.3.2土壤环境状况

3采样及试验

3.1采样

3.1.1采样思路及采样点布置

3.1.2采样方法

3.1.3样品处理

3.2试验内容与方法

3.2.1试验内容

3.2.2试验方法

4试验结果及讨论

4.1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4.1.1沉积物的含水量

4.1.2沉积物的pH值

4.1.3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4.1.4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分

4.2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4.2.1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

4.2.2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4.2.3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5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5.1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5.1.1沿程分布

5.1.2垂岸分布

5.1.3垂直分布

5.2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5.2.1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5.2.2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pH值的关系

5.2.3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

5.2.4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分的关系

6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意义评价

6.1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6.2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初步评价

6.2.1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6.2.2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初步评价

6.2.3与其它河流比较

7结论

7.1主要结论

7.2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对淮河中下游河道不同部位沉积物样品的分析,获得其中的十一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重金属的沿岸、垂岸、垂直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物的pH值、粒度组分、粘土矿物组分等理化性质,对淮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明显受人为污染源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污染源集中排放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水动力强的部位重金属含量低;沉积物中Mn与Co、Zn、Pb、Tl、Ni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同变化趋势,Ba与大多数元素不具有相关性;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中≤20μm的细小颗粒物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粘土矿物成分含量间相关性不明显,在分布上蒙脱石含量与Cu、Zn、Cd、Pb等的含量变化趋势相近,而伊利石含量与Cr、Co的含量变化趋势相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