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南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污染调查研究
【6h】

淮南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污染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意义

1.2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1.2.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1.2.2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1.2.3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元素分析研究方法

1.3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思路与方法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背景

2.1研究区概况

2.1.1地理环境

2.1.2气候、气象特征

2.1.3社会经济结构

2.2研究区大气污染调查研究背景

2.2.1淮南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2.2.2淮南市大气污染源状况

2.2.3淮南市近几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现状

3方法与实验

3.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3.1.1仪器与试剂

3.1.2实验前期准备

3.2样品采集

3.2.1采样地点设置及采样频率

3.2.2采样方法

3.3样品处理及质量控制

3.3.1样品多元素消化

3.3.2 As、 Hg、Se的消化

3.4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

4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调查

4.1 PM10质量浓度的时序变化特征

4.2 PM10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4.3 PM10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4.3.1 PM10年内采样期间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4.3.2 PM10日内不同时段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4.4 PM10与TSP的关系

4.5小结

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微量元素研究

5.1 PM10中微量元素体积浓度日分布特征

5.1.1各采样点微量元素体积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5.1.2各采样点Se、Hg元素的体积浓度日分布特征

5.2 PM10中微量元素体积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5.3 PM10中微量元素各采样点体积与质量浓度对比分布规律

5.4 PM10中微量元素体积浓度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比较

5.5小结

6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初步评价与治理对策

6.1 PM10中微量元素富集因子的讨论

6.2 PM10污染源初步分析

6.2.1燃煤烟尘

6.2.2各种扬尘及其它烟尘

6.2.3交通污染源

6.2.4 PM10污染的其它因素

6.3 PM10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分析淮南市大气污染特征基础上,综合分析城市大气颗粒物PM<,10>近几年监测资料,科学设计年度PM<,10>污染调查研究项目方案。在城区布置四个采样点,按照国家标准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季度观测,调查PM<,10>污染特征,并系统采集PM<,10>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研究。在观测调查基础上,通过称重法称量其质量,计算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而,讨论了淮南市大气PM<,10>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PM<,10>样品中重要环境意义微量元素。多元素分析采用(HClO<,4>+HNO<,3>+HF)湿消化方法消解尘膜样品,消化试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测试。As、Se、Hg分析应用王水(HNO<,3>+HCl)消化,采用HG-AFS方法测试。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PM<,10>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与体积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