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杨柳煤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
【6h】

杨柳煤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富水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2 矿井底板突水机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杨柳煤矿地质概况

2.1 地层与煤层

2.1.1 地层

2.1.2 煤层

2.2 矿井构造

2.3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2.3.1 地表水

2.3.2 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层

2.3.3 二叠系主采煤层间含、隔水层

2.3.4 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隔水层

3 太原组灰岩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3.1 太灰含水层厚度及岩性分析

3.1.1 太原组—灰顶标高

3.1.2 1~4灰含水层厚度

3.1.3 1~4灰含水层岩性分析

3.2 太原组灰岩岩溶发育情况分析

3.3 太原组灰岩水水位变化特征

3.4 太灰水水化学特征

3.4.1 水化学分析

3.4.2 水质变化规律

3.4.3 水源判别

3.5 灰岩水水文地质条件及富水性研究

3.5.1 抽放水试验成果分析

3.5.2 井下物探成果分析

3.5.3 水文地质成果总结

4 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和模拟

4.1 经验公式计算法

4.2 FLAC3D数值模拟

4.2.1 FLAC3D简介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底板破坏深度确定

5 10煤层底板隔水性能分析

5.1 煤层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特征

5.2 10煤底板隔水层岩体结构特征

5.2.1 分形理论

5.2.2 岩体结构划分

5.3 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5.4 原始导高分析

5.5 10煤底板隔水层厚度分析

5.5.1 10煤底板至—灰顶间距

5.5.2 10煤底板等效隔水层厚度

5.5.3 10煤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

5.6 断裂构造对底板隔水性能的影响

6 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1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

6.2 评价指标和统计分析

6.2.1 含水层厚度

6.2.2 岩溶裂隙发育

6.2.3 断裂构造

6.2.4 砂岩率

6.2.5 底板隔水层厚度

6.3 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3.1 权重的计算

6.3.2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6.3.3 灰色模糊计算

6.4 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问题与不足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由于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深部开采已成为煤炭生产的必然趋势,但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高承压裂隙岩溶水对煤层安全开采的威胁日益严重。淮北杨柳煤矿为典型的华北型煤田,在开采二叠系山西组的下组煤(10煤)过程中普遍受到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水的威胁。若使煤层进行安全开采,需要对10煤底板上段灰岩(1~4灰)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及10煤底板隔水性能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研究矿井的灰岩水文地质条件和富水性特征,从1~4灰的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组合特征、岩溶发育情况、水化-水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1~4灰含水层具有弱富水、弱透水性;岩溶整体发育较差;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差且补给不充分。其次,运用经验公式和FLAC3D对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进行计算和模拟,得出底板破坏深度为13.15m;同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10煤层底板隔水岩体的完整性,结合底板隔水层厚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层组合情况等分析底板的隔水性能。最后,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底板的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和分区。结果显示,本矿区的突水危险性等级主要为威胁区和相对安全区,约占到整个矿区面积的85%左右。在煤层的开采过程中,需对危险和威胁区进行重点的勘探和预防。通过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区域划分,为煤层开采过程中各区域采取具体的防治水方案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