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生理性弱势群体中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6h】

在生理性弱势群体中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 国际啦啦队竞赛组别设有残障人士组

1.1.2关注残疾人即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身生活

1.2国内研究现状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调查法

3.2.3数理统计法

3.2.4教学实验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啦啦队运动在残疾人群体中开展的特点

4.1.1啦啦队运动的本质特点

4.1.2残疾人参与体育的特点

4.1.3啦啦队运动的功能

4.1.4啦啦队运动自身的内在价值

4.2残疾人参与啦啦队运动的分类

4.3特教学校师生对啦啦队运动项目的的态度及分析情况

4.4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质性分析

4.4.2身体素质的变化结果及分析

4.4.3锻炼态度的变化结果与分析

4.4.4聋生参加啦啦队比赛情况

4.5啦啦队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课外兴趣体育活动的途径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残疾人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对残疾人而言,啦啦队运动可以充分的帮助其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可以树立、提高残疾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改善自身的形象。但是,由于啦啦队运动在我国普及并不广泛,目前残疾人啦啦队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当前我国残疾人群体中开展啦啦队运动进行调查分析。其中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在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学生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功能和价值、是否在残疾人群体中可行和其进入特殊教育学校的途径进行了论证。并通过这项教学实验为啦啦队运动如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因素,得出啦啦队运动项目在残疾人群体中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推广。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本文对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体育教师、韵律课教师及残疾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啦啦队运动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但是被调查者中大部分对啦啦队运动运动并不了解。该运动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人群中的普及力度还有待加强。本文还进行了啦啦队运动影响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态度的实验研究。实验组学生参与了啦啦队运动的训练,对照组学生参与舞蹈训练,通过对实验前后各组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分别得出了啦啦队训练与舞蹈训练相比,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某些方面效果更好,和啦啦队运动在改善学生锻炼态度上的效果明显优于舞蹈课外活动。在对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在实验后能更积极地参与训练,这也是啦啦队改善学生锻炼态度的又一例证。这些结论为啦啦队运动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了实践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