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南煤田潘谢矿区构造控水特征研究
【6h】

淮南煤田潘谢矿区构造控水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井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控水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 潘谢矿区构造发育规律

3.1 潘谢矿区生产矿井构造发育特征

3.1.1 潘集各矿构造发育特征

3.1.2 丁集、朱集东矿构造发育特征

3.1.3 顾桥、顾北矿构造发育规律

3.1.4 张集谢桥矿构造发育特征

3.2 潘集外围勘查区构造发育特征

3.3 潘谢矿区构造演化特征

4 潘谢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4.1 潘谢矿区含水层特征

4.1.1 松散层含水层

4.1.2 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

4.1.3 太原组含水层

4.1.4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4.1.5 寒武系灰岩含水层

4.2 潘谢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4.2.1 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水

4.2.2 煤系砂岩水

4.2.3 太原组灰岩水

4.2.4 奥陶系灰岩水

5 构造对矿区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5.1 构造对含水层形成的控制作用

5.1.1 构造对灰岩岩溶水形成的控制

5.1.2 构造对煤系砂岩水形成的控制

5.1.3 构造对松散层含水层形成的控制

5.2 构造对矿区水文地质单元边界的控制

5.3 潘谢矿区构造控水特征

5.3.1 潘集各矿井构造控水特征

5.3.2 丁集、朱集东矿构造控水特征

5.3.3 顾桥、顾北矿构造控水特征

5.3.4 张集、谢桥矿构造控水特征

5.4 潘谢矿区构造控水性分析

5.4.1 褶皱控水性分析

5.4.2 断层控水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潘谢矿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是淮南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构造、水文地质及构造控水理论知识,采取逐级分块、构造演化及逐渐控制的方法手段对潘谢矿区勘探资料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概括矿区构造发育规律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总结潘谢矿区构造控水特征,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潘谢矿区主体复向斜内部发育以NWW~NW走向褶皱为主,矿区发育的断层主要是NW向张性断层、NEE-NE向斜切正断层及近EW向断层,总体以正断层为主。矿区构造主要经历印支期(受NS向挤压)、燕山期(早期受NW-SE向挤压,晚期转变为拉张作用)及喜山期(主要ES向WN倾伏的不均衡沉降)等改造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如今形态。
  (2)潘谢矿区地下水主要包括松散层、煤系砂岩、太灰、奥灰等含水层(组),各含水层(组)之间有一定隔水层,且各含水层水主要以静储量为主,被采矿抽排水不断消耗,矿区内地下水整体自西向东发生缓慢径流。其中煤系砂岩水富水性弱,太灰富水性弱~中等,但水压过高,而奥灰富水性弱~强,极其不均一,不同地段差异很大。
  (3)潘谢矿区含水层初步形成于加里东、华力西期,后经印支、燕山、喜山等运动改造逐渐形成现存状态,矿区周边区域大中断层的阻水作用,使潘谢矿区处于一个较封闭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中。潘谢矿区除局部断层裂隙较发育处富水较强外,总体断层富水性差,绝大多数为隔水断层,但在开采扰动情况下,一些隔水断层可能活化成导水通道。
  最后指出易发断层突水情况:大落差断层切割A组煤及太灰附近,需注意下部紧邻的太灰水井下采掘扰动可能使断层发生活化,以及断层切割煤层与灰岩对口部位为抗压薄弱带难以抵抗太灰高水压等情况,可能使隔水断层变为导水断层,从而发生突水。提出疏水降压、断层带注浆加固,以及留设安全煤岩柱等措施及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卢祥亭;

  •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启蒙;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41.461;
  •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水文地质; 控水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