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载荷试验分析
【6h】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及载荷试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1.3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2.1.1 工程简介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4 地基岩土工程特性

2.1.5 场地与地基条件综合评价

2.2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3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3.1 土层参数选取

3.2 桩径选择

3.3 桩端持力层选取

3.4 桩间距确定

3.5 面积置换率估算

3.6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

3.6.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3.6.2 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

3.6.3 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

3.7 CFG桩复合地基变形验算

3.7.1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理论基础

3.7.2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划分

3.7.3 复合地基变形验算

3.8 褥垫层设计

3.9 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汇总

4 基坑降水井设计及CFG桩基施工

4.1 基坑降水井设计

4.1.1 基坑概况

4.1.2 降水井类型确定

4.1.3 参数确定

4.1.4 降水井设计

4.1.5 降水井布置及构造

4.1.6 现场降水效果

4.1.7 降水井设计总结分析

4.2 CFG桩基施工

4.2.1 施工准备

4.2.2 CFG桩基施工流程及工艺

4.2.3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5 CFG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5.1.1 试验过程叙述

5.1.2 试验结果汇总

5.1.3 试验结果分析

5.1.4 试验结果与理论设计对比分析

5.2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5.2.1 试验过程叙述

5.2.2 试验结果汇总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2.4 试验结果与理论设计对比分析

5.3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

5.3.1 检测过程叙述

5.3.2 基桩完整性分类判别标准

5.3.3 检测结果汇总

5.3.4 检测结论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减少城市建筑占地面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高层建筑应运而生。但由于高层荷载较大,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地基处理技术面临新的挑战。CFG桩复合地基因其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环境污染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渐渐受到工程建设人员的青睐,近年来迅速发展,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本论文以淮北市某高层住宅楼为背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工程应用:
  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并从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了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使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达到相关规范允许的标准。
  其次,进行了基坑降水井设计,现场采用完整承压井降水方法,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
  再次,进行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等内容。为验证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现场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基桩低应变检测等,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经认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安全可行。
  最后,综合全文,将CFG桩复合地基理论设计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肯定了规范法对于该工程复合地基承载力初步估算的可行性,也指出了复合模量法作为该工程初步设计时复合地基沉降量控制方法的不足,并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该论文可为今后淮北地区类似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现场施工、载荷试验提供了一定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