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6h】

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与排除的标准

3方法

结果

1患者的一般资料

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 ERCP治疗情况

4 ERCP治疗效果

5术后并发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治疗进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963年肝移植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该手术已成为治疗急性肝衰竭或终末期肝病的最终选择。尽管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胆道并发症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在肝移植的早期,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被用来治疗肝移植术后各种胆道并发症。虽然ERCP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文献报道的治疗结果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胆管狭窄的治疗。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各种类型胆道并发症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行ERCP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胆管狭窄44例,其中吻合口狭窄30例,非吻合口狭窄14例,胆管结石(包括泥沙样结石)29例,其中16例合并胆管狭窄,胆漏10例。根据胆道并发症类型分为吻合口狭窄组,非吻合口狭窄组,胆管结石组和胆漏组。观察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情况、治疗效果、ERCP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并使用SPSS21.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对胆管狭窄的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鼻胆管引流或塑料支架置入等治疗;对单纯胆管结石的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网篮或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等;对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球囊或网篮取石、塑料支架置入等;对胆漏的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或塑料支架置入等治疗。  2、83例患者共行ERCP治疗195次,平均(2.3±1.6)次/例,吻合口狭窄组平均ERCP治疗次数为(3.2±1.8)次/例;非吻合口狭窄组为(2.9±1.9)次/例;胆管结石组为(1.6±0.9)次/例;胆漏组为(1.6±0.5)次/例。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之间的ERCP治疗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组和非吻合口狭窄组的ERCP治疗次数均多于胆管结石组和胆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其余各组之间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吻合口狭窄组,23例(76.7%)患者行胆管扩张,平均(3.5±1.5)次/例,30例(100%)患者均行支架置入,平均(3.2±2.2)个/例;非吻合口狭窄组,9例(64.3%)患者行胆管扩张,平均(2.7±1.4)次/例,13例(92.9%)患者行支架置入,平均(2.5±2.0)个/例;胆管结石组,15例(51.7%)患者行胆管扩张,平均(2.2±1.9)次/例,17例(58.6%)患者行支架置入,平均(2.0±1.2)个/例;胆漏组,4例(40.0%)患者行胆管支架置入,每人均置入支架1枚。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之间胆管扩张次数及支架置入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吻合口狭窄组患者经ERCP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m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吻合口狭窄组患者,经治疗后TBil、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GGT较治疗前均无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石组患者,经ERCP治疗后TBil、ALT、AST和GGT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漏组患者,经治疗后TBil、AST和GGT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胆道并发症患者中,治疗有效60例(72.3%),无效23例(27.7%)。吻合口狭窄组治疗有效23例(76.7%),无效7例(23.3%);非吻合口狭窄组治疗有效4例(28.6%),无效10例(71.4%);胆管结石组治疗有效24例(82.8%),无效5例(17.2%),胆漏组治疗有效9例(90.0%),无效1例(10.0%),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组、胆管结石组和胆漏组的ERCP治疗效果均好于非吻合口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其余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  结论:  1、ERCP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手段,针对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  2、胆管狭窄较其它类型胆道并发症需要的ERCP治疗次数更多,因此,多次内镜下胆管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3、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非吻合口狭窄的ERCP疗效较差,建议尽早采取其它治疗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