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
【6h】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耗材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人肝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

2.2 人肝微粒体制备

2.3 肝微粒体蛋白浓度测定

2.4 CYP2E1活性测定

2.5 POR基因多态性测定

2.6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肝组织蛋白

2.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PO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关联分析

1.1 人肝组织样本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1.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1.3 PO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

1.4 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血液指标

1.5 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与CYP2E1活性

2 POR位点rs10954732的HCC易感性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研究路线和差异蛋白鉴定

2.2 亚组差异蛋白GO分析

2.3 候选差异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肝癌通常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HCC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酒精以及肥胖相关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慢性炎症和免疫抑制,最终导致HCC的发生。此外,基因多态性作为一种内在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HCC易感性从而介导HCC的发生。因此,将HCC发生的主要机制归纳为炎症(inflammation)、代谢(metabolism)、免疫(immune)和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等4个方面。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oxidoreductase,POR)是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enzymes,CYPs)的唯一电子供体,具有高度多态性。文献报道不同的PO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变异能够影响不同CYPs活性,可能因此具有疾病易感性,如PO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和膀胱癌易感性有关,可能是由于影响了类固醇代谢相关CYPs活性。  本研究选取105例正常肝组织样本和102例HCC患者癌旁组织样本,考察PO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的关系,并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POR易感性位点影响HCC发生的可能机制。本课题以期发现新的HCC易感性位点,并为POR基因多态性和HCC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新策略和依据。  方法:  1.人肝标本及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105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和102例HCC患者癌旁肝组织标本,并纳入每个供体的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临床诊断等基本信息,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球蛋白(globulin,GLO)等临床指标。对于纳入研究的HCC患者,自切除术后进行随访,历时42~54个月。本研究的实验方案经过郑州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人肝微粒体制备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人肝微粒体。  3.肝微粒体蛋白浓度测定  采用BCA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浓度。  4.CYP2E1活性测定  以氯唑沙宗作为CYP2E1探针底物,代谢产物为6-羟基氯唑沙宗。100μL孵育体系包括肝微粒体蛋白、氯唑沙宗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NADPH启动反应,冰水浴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氮气吹干,复溶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Michaelis-menten constant,Km)、最大反应速率(maximum velocity,Vmax)和清除率(intrinsic clearance,CLint)。  5.POR基因多态性测定  选取的4个POR位点rs10954732(G>A)、rs2286822(C>T)、rs1135612(A>G)和rs1057868(C>T)在中国人群中分布频率均大于1%。抽提人肝组织DNA,采用SNP MassARRAY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6.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肝组织蛋白  组织提取全蛋白后酶切得到肽段溶液,小反向色谱柱法洗脱、收集组分,质谱检测。数据采用MaxQuant软件搜库分析。采用归一化处理的基于峰面积的无标定量(intensity-based absolute protein quantification,iBAQ)值表示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蛋白鉴定标准为表达差异倍数大于1.2倍且P<0.05。  本研究从105例正常和102例癌旁肝组织中根据随机数表法分别抽取41和71例进行样品制备和质谱分析,根据数据质控标准,最终选取34例正常和61例癌旁肝组织的质谱数据进行差异蛋白鉴定、筛选和后续分析。  结果:  1.PO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关联分析  1.1 POR基因多态性与HCC易感性  POR位点rs10954732(G>A)中,与携带GG基因型人群相比,携带GA基因型人群患HCC的可能性降低(OR=0.30,95%CI:0.11~0.78,P=0.014),携带GA+AA基因型(发生基因变异)人群患HCC的可能性降低(OR=0.35,95%CI:0.14~0.88,P=0.026);G与A等位基因之间、GG与AA基因型之间以及GG+GA与AA基因型之间均未发现HCC易感性。结果提示,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变异可能减少HCC的发生风险。POR位点rs2286822、rs1135612和rs1057868的基因多态性与HCC发生风险无明显关系。  1.2 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血液指标  在HCC组中,基因变异人群的ALT和AST水平降低(P=0.027;P=0.005),提示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变异可能一定程度改善肝功能;正常人群ALT和AST的表达水平与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系。  1.3 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与CYP2E1活性  在HCC组中,基因变异人群的V2E1和CL2E1降低(P=0.038;P=0.017),提示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变异的保护作用可能与CYP2E1活性降低有关;正常人群CYP2E1活性与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系。  2.POR位点rs10954732的HCC易感性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差异蛋白鉴定  鉴定到34例正常和61例癌旁组织的差异蛋白共1360个,根据差异显著程度,P<0.01、0.01≤P<0.03和0.03≤P<0.05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640、425和295个。与正常组相比,HCC组中包含上调蛋白814个和下调蛋白546个。  将HCC组分为GG和GA+AA亚组鉴定差异蛋白,其中GG亚组16例,GA+AA亚组44例,剔除1例未检测到基因型的样本。共鉴定到亚组差异蛋白345个,根据差异显著程度,P<0.01、0.01≤P<0.03和0.03≤P<0.05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80、144和121个。与GG亚组相比,GA+AA亚组中包含上调蛋白315个和下调蛋白30个。  2.2 亚组差异蛋白基因本体(GO)分析  对亚组的345个差异蛋白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等3个层面进行GO分析。细胞组分层面,亚组差异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器内膜、内质网腔、胞质核糖体、锚定连接和溶酶体等部位;分子功能层面,亚组差异蛋白主要涉及氧化还原酶活性、核糖体结构组成、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用于CH-OH基团的氧化还原酶活性、涉及异型细胞-细胞粘附的蛋白结合和电子传递活性等;生物过程层面,亚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蛋白质靶向输送、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复合体装配、蛋白质折叠、细胞色素复合体装配、细胞蛋白分解代谢过程、内质网应激反应调控、一元羧酸代谢过程、T细胞介导的免疫和脂质分解代谢过程等。  2.3 候选差异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2.3.1 差异蛋白的归类及筛选  进一步,筛选可能与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变异保护作用有直接关联的蛋白。HCC组差异蛋白与基因变异亚组差异蛋白的交集蛋白共70个。根据GO、GeneCards和NCBI PubMed数据库将这些蛋白按照代谢、炎症、免疫、基因多态性和其他(others)等5类进行归类,每个蛋白可归属多类,共纳入了52个蛋白。  2.3.2 候选蛋白表达与临床指标  HPN与正常组相比,HCC组HPN表达显著下调(P=1.00×10-6)。在HCC组中,基因变异人群HPN表达上调(P=0.014),提示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变异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PN表达增加有关;正常人群HPN的表达与POR位点rs10954732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系。将HCC组根据HPN表达分成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高表达组AST和GGT的水平降低(P=0.008;P=0.006),ALT和GLO也呈现降低趋势(P=0.072;P=0.074),提示HPN可能一定程度改善肝功能。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组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log-rank=0.0057),提示HPN可能抑制HCC发展。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P=3.00×10-6),提示HPN具有一定的HCC预测标志物价值。  结论:  1.POR位点rs10954732(G>A)基因变异降低HCC发生风险,其保护作用可能与CYP2E1活性降低,以及HPN、CXADR、DHRS3、RAP2C、ECH1和DSP表达增加有关。其中,CXADR高表达的HCC患者CYP2E1活性降低。  2.HPN高表达的HCC患者生存时间延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