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妇女新生活运动研究——以《中央日报·妇女新运周刊》为中心
【6h】

抗战时期妇女新生活运动研究——以《中央日报·妇女新运周刊》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妇女新生活运动概述

(一)南昌试行

(二)各地响应

(三)机构初创

二、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的机制运转

(一)组织机构与人员

1.机构更新

2.领导群体

3.工作人员

(二)干部培养与调练

1.广纳良才

2.知行并重

三、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与支援抗战

(一)服务基层稳定后方

1.深入乡村

2.积极试点

3.服务民众

(二)扶助生产保障供给

1.松溉纺织实验区

2.乐山蚕丝实验区

3.新运妇女工艺社

(三)保育难童延续希望

1.体系初成

2.艰难支撑

四、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与自我解放

(一)寻求就业平等

1.援助邮局女工

2.改善从业状况

(二)立志参政议政

1.呼吁宪政

2.憧憬未来

3.继续努力

(三)争辩“贤妻良母”

1.激烈交锋

2.冷静思考

五、战时妇女新生活运动评析

(一)历史作用

1.整合妇女力量

2.投身抗战洪流

3.争取自身权益

(二)主要特点

1.半官半民倾向

2.女性占据主导

(三)存在问题

1.经费来源紧张

2.工作力度欠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1934年,妇女新生活运动在南昌发轫后,一度陷入低谷。历经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和汉口改组后,妇女新生活运动重新焕发生机,并吸纳了众多女界精英。在她们的带领下,广大中国女性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透过《中央日报·妇女新运周刊》将重温这段激情岁月。  在支援抗战方面,妇女新生活运动派遣大批妇女干部组成服务队,深入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展开文化普及、医疗卫生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服务,创建巴县妇女工作实施区,摸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并在松溉、乐山等地扶植棉、丝制品生产,缓解物资供应紧张。同时,妇女新生活运动在全国15个地区,设立48个保育院,收养了2万多名难童,为未来保存了希望的火种。  在自我解放方面,妇女新生活运动联络各地妇女团体,先后组织了妇女职业运动和妇女宪政运动,争取就业平等和参政议政的权利,同时积极展开对“贤妻良母”问题的讨论,协调工作与家庭间的平衡。尽管削弱了男性对妇女运动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活动经费紧张、工作力度欠缺等问题。  总体而言,妇女新生活运动从兴起到徘徊,再到抗战时期迎来高潮,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女性解放方面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在此期间自我独立让位于民族解放,性别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许多后来杰出的中国女性都在妇女新生活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