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SSTR-1、SSTR-2、E-Cad的表达及意义
【6h】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SSTR-1、SSTR-2、E-Cad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u3000SSTR和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且大部分的流产都发生在早孕未检测到胎心之前。RSA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有感染因素、生殖道解剖异常、环境理化因素、染色体异常等。但仍有50%的RSA患者病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生殖免疫学认为,胚胎携带1/2有异于母体的组织抗原,妊娠类似同种异体移植。流产则被认为是妊娠妇女对胚胎免疫排斥的结果,进而导致同种异体移植的失败。   在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之一。成熟的T细胞按其CD分子表型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初始的CD4+T细胞分化为Th1、Th2和Th3三类效应Th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正常妊娠时Th1/Th2型细胞因子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但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即所谓的“Th2偏离”。在正常状态下,体内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Th1细胞通过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细胞内寄生菌的感染。Th1型细胞因子对胚胎着床、生长、发育以及胎儿生存都是有害的;Th2细胞则是通过分泌IL-4、IL-5、IL-6、IL-10,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中起免疫营养作用,使妊娠得以成功进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相互抑制、相互调节共同构成母胎免疫界面微环境,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来维持正常妊娠的平衡状态,该平衡被打破后会导致病理性妊娠。Th1/Th2失衡是URSA的重要特征。   整个妊娠期间,在卵巢激素控制下,子宫内膜分泌许多促进胚胎着床、生长和发育的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各种离子,使子宫内膜对胚胎具有接受性。一旦这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失调,适宜的微环境被破坏,就会导致妊娠妇女对胚胎免疫的排斥,导致同种异体移植失败----流产。   Th1/Th2失衡和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性降低都是URSA的重要特征。SSTR通过与生长抑素(SS)结合,分别或同时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方式如:①通过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抑制正常细胞、胚胎细胞的正常着床、生长、发育,促进胚胎细胞的凋亡;②通过激活MAPK通路,阻滞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转化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和加速滋养细胞的凋亡;③上调PTP活性,使酪氨酸激酶去磷酸化而失活或通过对功能性PKC-δ、c-src的调节,抑制ERK活性引起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导致细胞的凋亡;④通过刺激特异性Th1细胞系分泌IL-4,特异性Th2细胞系分泌IL-2、IFN-γ、IL-4、IL-10,打破Th1/Th2型细胞因子间的动态平衡。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调节、降低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细胞因子分泌、调节T细胞分化和功能、抗炎、抗增殖作用。SSTR与SS结合后可以通过抑制胚胎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促细胞凋亡,引起URSA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打破Th1/Th2型细胞因子间的动态平衡,导致URSA的发生。   E-cad介导的细胞间黏附,通过细胞内成分与胞浆内的连环蛋白相互作用,形成E-cad/catenin复合体,并与细胞骨架相连。E-cad不仅可以起到细胞骨架的作用,还是调节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粘附反应的重要媒介。对维持组织结构形态起重要作用。尤其在上皮细胞间连系和器官发生、分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E-cad蛋白的低表达及其分泌的降低,使子宫内膜合体滋养层细胞和腺体细胞分泌功能降低。许多正常妊娠所必须的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各种离子的缺少,影响植入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粘附性、胚泡的粘附、着床和发育,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   SSTR-1、SSTR-2、E-Cad蛋白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Th1/Th2平衡、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均有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RSA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SSTR-1、SSTR-2、E-Cad蛋白的表达以及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探讨SSTR-1、SSTR-2、E-Cad蛋白的表达与URSA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   1研究URSA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SSTR-1、SSTR-2、E-Cad蛋白的表达。探讨SSTR-1、SSTR-2、E-Cad蛋白与Th1/Th2平衡、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与URSA的相关性。   2从内分泌和信号转导通路共同探讨SSTR-1、SSTR-2、E-Cad蛋白与URSA有关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URSA组(30例)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其中流产3次者23例,4次及4次以上者7例)。年龄25-35岁,平均(31.79±0.79)岁;孕周8±2周,平均(8.32±1.09)周;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排除解剖、遗传、内分泌、感染等因素,已发生原因不明流产3次或3次以上,现已妊娠。经临床病史、体征、B超、HCG检测确定已经发生难免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者。   对照组(30例)为同期因计划外妊娠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年龄25-35岁,平均(28.14±0.51)岁,孕周8±2周,平均(8.15±0.15)周;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既往无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史、均有过正常妊娠和分娩史。本次妊娠期间无服药史及病毒感染史,无先兆流产症状;B超提示胚胎发育正常。   URSA组与对照组标本的收集均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2标本处理和实验方法   收集两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新鲜绒毛和蜕膜组织(吸出后5min内),生理盐水冲洗去掉血液后,10%中性甲醛分别固定6-24h,常规脱水,石蜡包埋,每个标本均作4mm连续切片。至75℃烤箱0.5h,常规HE染色,分别观察绒毛和蜕膜组织形态。载玻片涂以防脱片剂多聚赖氨酸,经脱蜡、水化、微波抗原修复,按标准程序操作采用免疫组化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测定蜕膜和绒毛组织中SSTR-1、SSTR-2、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   3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数值变量参数以(?)±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同一指标不同组的两个均数间比较采用(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检验,指标间直线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α=0.05作为显著检验水准。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比较:URSA组和对照组相比,年龄和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 SSTR-1、SSTR-2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SSTR-1、SSTR-2主要表达在绒毛滋养细胞的胞浆。URSA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   3 SSTR-1、SSTR-2在两组蜕膜组织中的表达:SSTR-1、SSTR-2主要表达在蜕膜腺体细胞的胞浆。URSA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   4 E-cad在两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E-cad主要表达在绒毛滋养细胞的胞膜。对照组表达高于URSA组(P<0.01)。   5 E-cad在两组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蜕膜腺体细胞的胞膜。对照组表达高于URSA组(P<0.01)。   6 URSA组母胎界面上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STR-1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绒毛组织:(r=-0.315,P<0.05);蜕膜组织:(r=-0.369,P<0.05)。   7 URSA组母胎界面上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STR-2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绒毛组织:(r=-0.300,P<0.05);蜕膜组织:(r=-0.358,P<0.05)。   8 URSA组母胎界面上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STR-1与SSTR-2的表达正相关。绒毛组织:(r=0.796,P<0.05);蜕膜组织:(r=0.336,P<0.05)。   结论   1 URSA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STR-1、SSTR-2蛋白高表达,E-cad蛋白低表达,可能与URSA的发生有关。   2 URSA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STR-1、SSTR-2、E-cad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提示三者可能协同导致URSA的发生。

著录项

  • 作者

    马丽;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妇产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雪峰;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