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理论与现实
【6h】

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理论与现实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二、论文思路及研究创新点

1.论文思路

2.研究创新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人类命运观的思想源泉

第一节 社会理想层面: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与实践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实践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形成的启示

第二节 自由与历史逻辑层面: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思想启发

一、黑格尔:“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思想的反思与超越

第三节 人的层面: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的奠基

一、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核心内涵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超越

第四节 现实社会层面:马克思恩格斯人生经历的影响因素

一、革命因素:产业革命带来的欧洲工人运动云涌

二、客观因素:普鲁士政府扼杀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案等事件暴露出资本主义弊端

三、实践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理论构成: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由解放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

一、对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视角下的人的本质

二、人的存在思考的理想与现实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解放维度

一、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人类解放的新起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解放的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解放”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历史维度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考察认识

二、马克思恩格斯解放视域中的社会形态演变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最高境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中国实践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解读

第二节 共产主义实践探索与中国人的命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二、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强起来”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实践的必由之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现实要求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产主义在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命运观的最新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聂冠楠;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怀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