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尿酸性肾病的作用及血清TNF-α的影响
【6h】

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尿酸性肾病的作用及血清TNF-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嘌呤饮食致使HU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药在降低血尿酸(BUA)方面疗效显著,但是单纯运用西药治疗本病副作用较大,而新药如非布司他的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然而价格昂贵使之很难在基层进行推广。临床上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亦不在少数,然而针对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及在改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程度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对照分析补肾活血方与苯溴马隆两组的症候积分、尿素氮(BUN)、血尿酸(BUA)、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评价补肾活血方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尝试性了解中医药在改善肾损害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诊治尿酸性肾病提供新的证据,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寻求新思路、新途径。  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补肾活血方)和对照组(苯溴马隆),每组分别为30例,疗程为4周。在研究前后分别记录受试者的中医症候积分、BUN、BUA、Cys-c、血β2-MG、尿β2-MG、TNF-α等实验室指标,同时监测肝酶,了解用药的安全性。研究过程中对所有信息作详细记录,结束后用SPSS19.0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治疗前:两组之间的证候积分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共有30例,总有效为26例(86.67%),其中显效为7例(23.33%),有效为19例(63.33%),无效为4例(13.33%);中药组共30例,总有效为27例(90.00%),其中显效为18例(60.00%),有效为9例(30.00%),无效为3例(10.00%)。经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有好转,两组之间的差异经秩和检验,P<0.05,提示中药组改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佳。2.对照组及中药组均可降低BUA,分别组内进行t检验,P值均<0.05;两组在降低血尿酸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尿酸下降水平的差异经t检验,P>0.05。3.两组治疗前的BUN、Cys-c、血β2-MG、尿β2-MG、TNF-α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UN、Cys-c、血β2-MG、尿β2-MG、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进行t检验,P<0.05,提示中药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中药组在改善尿酸性肾病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2.中药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BUA,并且两者间没有差异;3两组均可改善BUN、Cys-c、血β2-MG、尿β2-MG、TNF-α,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4.实验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