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阴阳互引”隔姜灸对化疗患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
【6h】

“阴阳互引”隔姜灸对化疗患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方法与步骤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4 研究方法

5 使用注意事项

6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方案

7 不良反应及处理

8 取材方法

9 技术指标

10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

2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 CD3+、CD4+、CD8+及 Treg细胞百分比变化

3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 CD4+/CD8+比值变化

4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 Treg 细胞中 Foxp3 蛋白表达的变化

5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前后患者 Treg 细胞中 Foxp3mRNA 转录的变化

理论探讨

1 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及化疗不良反应的有关研究

2 现代医学对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的认识

3 祖国医学对肿瘤及化疗不良反应的认识

4 选穴依据

5 隔姜灸疗法治疗化疗不良反应的机理研究

6 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文献综述:艾灸疗法治疗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

附录3在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阴阳互引”隔姜灸对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及客观临床的角度评价“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低下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30例化疗后符合研究方案的肿瘤患者,对其进行隔姜灸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抽血化验其白细胞、CD3+、CD4+、CD8+、Treg细胞,检测 Foxp3蛋白和 mRNA的转录,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1、白细胞数量,“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10天后,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有明显回升,经配对 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1),表明“阴阳互引”隔姜灸可明显提高患者白细胞数量,对于患者整体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作用。  2、T淋巴细胞数量:CD3+在治疗前后有显著上升,经配对 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1),表明患者体内 T淋巴细胞数量整体上升,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10天后,患者外周血中 CD4+细胞含量明显上升,经配对 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1)。CD8+含量也有所上升,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P<0.01)。CD8+含量虽明显上升,但 CD4+/CD8+其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增加,经配对 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1),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力显著增加。  3、Treg细胞含量:“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10天后, Treg细胞明显降低,治疗前后 Treg细胞含量有显著差异( P<0.01),表明经“阴阳互引”隔姜灸后患者体内 Tr e g细胞所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下降,患者免疫能功能显著提升。  4、Foxp3的蛋白表达及 mRNA转录:“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10天后, Foxp3的蛋白表达及 mRNA转录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其表达量经配对 t检验,结果, Foxp3的蛋白表达与 mRNA转录均有显著差异( P<0.01),表明人体免疫抑制能力下降,免疫力增高。  结论:  1、“阴阳互引”隔姜灸对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阴阳互引”隔姜灸可促进 T淋巴细胞生长修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3、“阴阳互引”隔姜灸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 作者

    苗纪飞;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路玫;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隔姜灸,肿瘤化疗,细胞免疫,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