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雪莲果主要配套栽培措施及养分分析研究
【6h】

雪莲果主要配套栽培措施及养分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文献综述

1.1 雪莲果的起源及我国的栽培现状

1.2 雪莲果营养价值

1.3 雪莲果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高产栽培方式筛选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地点

3.1.3 试验设计

3.1.4 田间试验设计

3.1.5 调查内容

3.2 密度和整枝方式及种薯大小对雪莲果产量的影响

3.2.1 种质材料

3.2.2 供试土壤及底肥情况

3.2.3 田间管理

3.2.4 试验设计

3.3 雪莲果底肥用量优化

3.3.1 种质材料

3.3.2 供试土壤

3.3.3 田间管理

3.3.4 肥料及来源

3.3.5 试验设计

3.4 雪莲果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常温贮藏变化规律

3.4.1 主要材料

3.4.2 营养成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产栽培方式筛选

4.1.1 不同栽培方式雪莲果株高和叶面积及动态

4.1.2 不同栽培方式雪莲果叶绿素动态变化

4.1.3 不同栽培方式雪莲果产量比较

4.2 密度和整枝方式及种薯大小对雪莲果产量的影响

4.2.1 试验结果

4.2.2 试验结果分析

4.2.3 验证试验

4.3 雪莲果底肥用量优化

4.3.1 试验结果

4.3.2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4.3.3 验证试验

4.4 雪莲果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常温贮藏变化规律

4.4.1 主要成分含量及变化

4.4.2 雪莲果块根氨基酸含量及其常温贮藏变化规律

4.4.3 雪莲果无机元素含量及其常温贮藏变化规律

5 结论与讨论

6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雪莲果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种传统根茎食品,已有500年历史。属菊科,葵花属双子叶草本植物,故又称为菊薯,学名:Smallanthus Sonchifolius(Poepp.&Endl)H.Robinson。由于雪莲果药用保健功效高,而且纯天然、无污染、无农残、口感又好,目前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一种新型水果。 雪莲果虽然栽培比较容易,但在中原以北地区种植要获得高产,必须有完善的优化种植方案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才能获得交好的收益。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拱棚覆盖、朝阳沟栽培、地膜、露地4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中原地区雪莲果高产栽培方式和模式;通过栽培方式筛选,密度、整枝方式、施肥量试验,确定主要栽培技术参数,优化密度、种薯大小及整枝方式农艺措施,科学合理底肥用量和N、P、K施肥水平,总结制定出中原以北地区雪莲果丰产栽培成套技术,为该地区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科学指导生产;通过养分分析了解雪莲果营养价值,寻找到该产品养分“黄金点”,指导储存和消费。 试验结果表明早春小拱棚栽培是中原地区雪莲果最佳栽培方式之一,该形式栽培的雪莲果前期生长快、叶面积迅速形成、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是后期薯块膨大的物质和生理基础,产量可达2809.1-6570.9 kg/667㎡,平均单株产量3350 g,是中原地区雪莲果高产栽培的最佳方式和种植模式;其次是朝阳沟栽培法,产量1461. 2-5492. 1kg/667㎡。露地直播法的平均单株产量最低,为1833.3 g。 为优化密度、种薯大小及整枝方式主要农艺措施,以密度(株/667㎡)、整枝方式(条/株)、种薯大小(小g/块)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依次分别1000 1300 1600;双杆、三杆、放任;25、50、75;进行了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中原地区雪莲果栽培的最佳密度为1300株/667㎡,放任生长而不整枝,选择25 g/块种薯产量最高,是中原地区丰产栽培中最关键技术措施。 为了科学合理确定雪莲果N、P、K施肥水平及底肥量,了解NPK对雪莲果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技术参数。以N、P、K(g/株)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依次分别35、55、75;25、35、45; 15、20、25;进行了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钾肥量为25g/株,磷肥量为45 g/株,氮肥量为75 g/株做底肥时,产品产量最高,是雪莲果生产的最佳用量。 为了了解雪莲果养分含量和养分动态变化,确定其营养和食用的“黄金点”,以雪莲果块根为材料,进行了常温贮藏下雪莲果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养分测定和分析均按照国家食品分析方法标准测定每种营养成分和元素。养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雪莲果主要营养成分贮藏中最高含量分别为水分87.79%、可溶性总糖13.2%、蛋白质0.95%、粗纤维0.66%、灰分0.679%,含有18中氨基酸,且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均存在;同时含有K、Ca、Fe、Zn四种无机元素,其中K含量最高为3.33×103mg/kg。雪莲果贮藏25-50d期间,可溶性糖、蛋白质、粗纤维、灰分、氨基酸、无机元素均呈上升趋势;但50-70d期间,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灰分、Fe、Ca等营养成分呈下降趋势。雪莲果的最佳食用时间为贮藏后50天左右。

著录项

  • 作者

    张志轩;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治强;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雪莲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