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冠脉造影及PCI术患者尿液中的变化
【6h】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冠脉造影及PCI术患者尿液中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目前随着造影技术的普及,各种造影检查项目的增多,造影剂肾病已经上升成为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如不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往往会造成肾脏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传统的血肌酐指标很难早期发现肾脏损害,达不到临床早期诊断的目的。因此研发新型早期诊断AKI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通过基因和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前景的急性肾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白介素-18(interleukin-18,JL-18)、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等。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来自于中性粒细胞内共价结合于明胶酶的蛋白。生理状态下在人肾脏、肺脏、胃、结肠组织中有极微量的表达,但在受损的上皮中会被诱导大量表达。国外研究证实在心脏手术后NGAL比血肌酐升高提前1-3天,并且在术后2h即出现明显升高。另外NGAL还具有抗蛋白水解能力,在尿液中稳定性高,适合用来做为临床生物标记物。   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体内的有核细胞合成并以相对恒定的速率释放入血,并能够完全由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端小管被完全重新吸收和分解代谢,并不再被分泌。由于它几乎只从肾小球滤过排泄,其血浆浓度能更准确、敏感地评估GFR。   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一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并在体内多个器官介导炎症和缺血性损伤,在脓毒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发现AKI发生后IL-18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被诱导表达,临床研究证实AKI患者尿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合症患者,在CPB术后NGAL和IL-18联合能预测AKI并能够进行危险分层和判断AKI患者肾衰竭的天数。   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它在肾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Kim-1在缺血、肾毒性等损伤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高表达,其细胞外结构在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的作用下可裂解为可溶性片段排入尿中,作为AKI的标记物被检测出来,并且尿Kim-1的升高早于血肌酐。   临床上新型生物标记物在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相关报道甚少。其在造影剂所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中的变化,及其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通过前瞻性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应用造影剂后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发生情况,并检测患者应用造影剂后尿液中NGAL、KIM-1、cystatin C、IL-18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它们在AKI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住院冠心病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16±9.52岁。所有患者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型,其中有糖尿病史者9例,有高血压病史者26例,有高脂血症病史者10例,有吸烟史者11例,有饮酒史者7例。所有患者术前肾功能正常。手术中所有患者应用低渗型造影剂(碘海醇或碘佛醇)。所有患者均留取术前当日及术后2h、12h、24h的尿样10ml,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收取上清液,分装于Ep管内,放置在-80℃冰箱备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NGAL、KIM-1、CystatinC、IL-18的含量。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4h及48h留取外周静脉血3-4ml,采用干片法检测血肌酐。然后应用SPSS17.O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6例患者冠脉造影手术后24h,48h血肌酐较术前没有明显升高(P>0.05)。尿NGAL术后浓度比术前出现明显升离(P<0.001),术后2h浓度为75.985±51.570ng/ml,为高峰值,此后12h、24h有所下降。尿KIM-1术后12h、24h浓度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01)。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尿NGAL和KDM-1出现升高时血肌酐并未出现变化,提示尿NGAL和KIM-1比血肌酐反映肾脏损伤更为敏感。尿Cystatin C和IL-18术后没有出现升高。   结论:3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介入治疗术后尿NGAL、KIM-1出现升高,而血肌酐未见升高,提示造影术后患者肾脏有—过性损伤,尿NGAL、KIM-1比血肌酐反应更为灵敏,临床上应给以关注。尿cystatinC和IL-18术后没有出现升高,可能与标本留取、保存和实验检测方法有关,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