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践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1.1.2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1.1.3 培育大学生养成新型健康人格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1.4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解决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现实呼唤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国内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1.3.2 关于国外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分析

2.1.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概念

2.1.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

2.1.3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2.2.1 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2.2.2 教育的生态环境

2.2.3 教育的生态功能

2.3.1 传统人格教育的弊端日益暴露,推动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变革

2.3.2 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需要教育生态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化审视

3.1.1 基本定律法则

3.1.2 基本效应

3.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

3.2.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

3.2.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

3.2.3 生态环境的多维镶嵌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大学生主要人格问题

4.1.1 心理发展滞后

4.1.2 道德信念弱化

4.1.3 自我中心价值倾向

4.1.4 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高校:问题多元,收效甚微

4.2.2 家庭:影响深刻,喜忧参半

4.2.3 社会:错综复杂,良莠不齐

4.3.1 外部生态环境:产生限制因子

4.3.2 内部生态环境:人格主体内部失衡

4.3.3 生态因子作用法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探寻大学生人格教育对策

5.1 优化教育环境:推进人格教育可持续发展

5.1.1 完善理论制度环境,规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地位

5.1.2 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5.2 遵循耐度定律:推动人格教育教学改革

5.2.1 转变教学思维,大学生人格教育思维转向主体间性

5.2.2 坚持以师为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

5.3 消除限制因子:实现人格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5.3.1 丰富和创新人格教育的载体,在活动实践中避免“花盆效应”

5.3.2 创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为主体

5.4 重视生态位分化: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人格教育共同体

5.5 保持人格主体内稳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人格教育

5.5.1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为人格主体内部生态稳定奠定基础

5.5.2 积极调试心理耐度,寻找人格主体内外平衡的有效结合点

5.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侯宇琪;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景华;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I02G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