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判决书的修辞学运用
【6h】

当代中国判决书的修辞学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修辞学基本概念

2.1 修辞基本概念

2.1.1 修辞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2.1.2 修辞的分野及其意义

2.1.3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实践结合

2.2 修辞学概论

2.2.1 修辞学的概念

2.2.2 修辞学的起源

2.2.3 西方修辞学的演进

2.3 法律修辞学概述

2.3.1 法律修辞学的含义

2.3.2 法律修辞学的特征

2.2.3 法律修辞学在中国的发展

3 修辞学视角下的判决书反思

3.1 中国古代判决书中修辞学的运用

3.2 当代判决书中修辞学运用的现状

3.2.1 事实认定部分

3.2.2 法律适用部分

3.2.3 判决书的结构

3.2.4 判决书制作方面

3.3 当代判决书中修辞学运用存在的问题

3.3.1 修辞的滥用

3.3.2 修辞的误用

3.3.3 法官修辞论证水平参差不齐

4 如何提升判决书质量:修辞学的维度

4.1 避免法律修辞过度介入

4.1.1 运用的合法性

4.1.2 运用的合理性

4.1.3 运用的适当性

4.2 符合语境语体的要求

4.2.1 精确性

4.2.2 浅显性

4.2.3 说服性

4.3 提高法官群体的修辞论证水平

4.3.1 提高法官群体的理论水平

4.3.2 法官自由心证制度的完善

4.3.3 加强对法官修辞论证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鑫;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法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武建敏;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K26H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