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阳龙湖湿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6h】

淮阳龙湖湿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项目来源

1.2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3研究思路

1.4技术路线

1.5研究现状

1.5.1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1.5.2孢粉学研究进展

1.5.3淮阳地区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地形概况

2.3气候与水文概况

2.4土壤概况

2.5植被概况

第三章 淮阳地区地质概况

3.1河南省大地构造特征

3.1.1北北东向深断裂系基本特征

3.1.2北西西向深断裂系基本特征

3.2周口凹陷基本特征

第四章 淮阳龙湖湿地HY4钻孔岩石地层特征及年龄测试结果

4.1 淮阳龙湖湿地HY4钻孔岩石地层划分

4.2 HY4钻孔年龄测试

4.2.1 14C测年原理

4.2.2样品采集、前处理

4.2.3测试结果

4.2.4年代地层划分

第五章 HY4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5.1粒度分析原理

5.2粒度测试方法

5.3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第六章 孢粉组合带及古气候研究

6.1孢粉分析基础

6.2孢粉样品处理流程

6.3孢粉数据整理与制图

6.4淮阳地区HY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6.5淮阳地区HY4钻孔孢粉带划分及其特征

6.6淮阳地区HY4钻孔孢粉组合带反应的植被类型及气候特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淮阳位于北秦岭褶皱带和华北坳陷复合部位,其中近东西向构造带斜贯全区,起着控制作用,为后期的沉积物堆积提供了条件。淮阳属于淮河流域,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气候波动明显,区内差异大,植物种属复杂。HY4钻孔沉积物完整的记录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通过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能够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孢粉分析是研究古环境的一种重要方法,沉积物中的花粉和孢子是反映过去植被状况的直接证据,同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灵敏,因此,可以通过孢粉组合特征揭示淮阳龙湖湿地的气候变化规律。此外,辅以对HY4钻孔粒度特征的分析,阐明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变情况。本文以AMS-14C测年结果为框架,运用岩性、孢粉、粒度等指标,结合前人资料,揭示龙湖湿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和沉积环境。获得如下结论:  ①依据测年结果,岩性特征,将HY4钻孔自底至顶划分为上更新统新蔡组下段(Qp3XC-1)(30.4-20.75m),上更新统新蔡组上段(Qp3XC-2)(20.75-14.05m),全新统项城组(QhXC)(14.05-0m)。  ②通过对HY4钻孔沉积物粒度参数、碎屑含量、频率累积曲线、概率曲线的分析,淮阳龙湖湿地HY4钻孔在晚更新世晚期(21.067-10.467ka BP)动力条件变化为中高能-高能,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相沉积-河流相沉积2个演化阶段;进入全新世后(10.467-0ka BP),动力条件变化趋势为中低能-中高能-低能,沉积环境经历了冲洪积-冲洪积-湖泊沉积过程。  ③依据HY4钻孔孢粉组合规律揭示的气候信息,结合岩性、岩相、粒度特征,淮阳龙湖湿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21.067-10.467ka BP),气候经历了温暖湿润-温凉略干-寒冷干燥的变化过程。全新世以来(10.467-0ka BP),气候经历了温暖偏干—温暖偏湿—温暖湿润的演变过程。  ④HY4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揭示的沉积环境与孢粉组合规律揭示的气候信息大致可以对比,晚更新世晚期龙湖湿地经历了河流相沉积-河流相沉积,符合本阶段气候湿润的特点,进入全新世后,沉积环境经历了冲洪积-冲洪积-湖泊沉积,反应了气候由干旱转为湿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