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北朝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6h】

南北朝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 言

第一章晋宋之际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一、《牟子理惑论》的形神观与先秦道家

二、罗含、孙盛“更生”之辩与先秦道家

三、慧远《形尽神不灭》形神观与先秦道家

第二章刘宋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一、慧琳《白黑论》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二、何承天、宗炳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三、郑鲜之《神不灭论》形神观与先秦道家

第三章齐梁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一、沈约《神不灭论》形神观与先秦道家

二、范缜、曹思文等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第四章北朝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要论述的是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形神之辩与先秦道家的关系。以神灭派和神不灭派双方代表性人物为主要线索,着重阐发双方在论辩形神关系时对先秦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利用。神灭派所持论点主要析取了先秦道家“道”本原论、气一元论、天道自然论,但其不足之处是,虽然认为神也是气,但以形神为二,不能有效地反对神不灭派形粗神妙观点。在缺点不断暴露的情况下,至梁朝范缜彻底对形神观加以改造,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命题。神不灭派以佛教神不灭论为基础,而重点借用先秦道家思想对其进行加工,利用老庄等重神轻形以及由此导致的神不灭论的倾向,来说明形神为异、形粗神妙。同时他们也以先秦道家的本体论、本原论为范本,努力提高神的地位,逐步使神抽象化,成为脱离形体的超验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