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3.讨 论

3.1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大体标本的射频消融灶范围比较

3.2 超声造影对射频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的判断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范围的价值以及超声造影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的价值。  方法:选用10只小型活体猪肝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然后在RFA结束后即刻予以常规超声扫描射频消融灶范围,选取射频消融灶在常规超声检查中的最大切面测量消融灶的左右径、垂直径,常规超声检查结束后即刻行超声造影检查,先予以常规超声扫描活体猪肝,选定射频消融灶扫描的最大切面,切换至造影模式,将超声造影剂经耳缘静脉团注,在CUES动脉期检查显示的射频消融灶最大切面中测量其左右径、垂直径,并且根据CEUS检查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消融灶影像学表现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在活体猪肝内射频消融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小猪处死,解剖出整个活体猪肝,切取射频消融灶所在的肝叶或肝段,然后将射频消融灶切开并测量射频消融灶切面的左右径、垂直径。最后将射频消融灶所在肝叶或肝段的大体标本进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射频消融灶内是否有正常肝细胞的残留。最后将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大体标本所测量射频消融灶的左右径、垂直径、面积进行比较,以及将超声造影和大体标本判断射频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中共采用10只活体猪肝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共产生43个射频消融灶,其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在常规超声检查中所测量最大切面的左右径、垂直径、面积分别是3.27±0.51cm、2.81±0.50cm、7.20±1.59cm2,相应的在超声造影检查时所测量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的左右径、垂直径、面积是分别是3.36±0.57cm、2.90±0.55cm、7.60±1.65cm2,相应射频消融灶所在肝叶或肝段大体标本所测量的左右径、垂直径、面积是3.40±0.60cm、2.88±0.55cm、7.66±1.79cm2,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常规超声与大体标本所测量的射频消融灶范围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各测量值行线性相关性分析时相关性均较高;超声造影与大体标本测量射频消融灶范围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且各测量值行线性相关性分析时相关性均极高。以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所在肝叶或肝段大体标本的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EUS判断射频消融灶有15个表现完全消融,28个表现为不完全消融,而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所在肝叶或肝段大体标本的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有13个射频消融灶为完全消融,30个射频消融灶为不完全消融。因此,超声造影检查判断的结果中有5个完全消融灶和3个不完全消融灶与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所在肝叶或肝段大体标本的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不一致,因此,将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时,超声造影检查判断消融灶残留的准确性为81.4%,敏感性83.3%,特异性76.9%,CEUS与大体标本的组织切片病理检查判断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的结果相一致,McNemar检验P=0.72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RFA术后常规超声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范围的价值有限,超声造影能够为RFA术后判断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范围及是否完全消融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判断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黄磊;

  •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建钊;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肝脏,射频消融,超声检查,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