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做市商数量对新三板市场表现影响及最优数量选取研究
【6h】

做市商数量对新三板市场表现影响及最优数量选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三板市场及做市商制度研究

2.1 新三板市场及做市商制度发展研究

2.1.1 新三板市场发展状况

2.1.2 现行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分析

2.2 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及其利益相关体的影响

2.2.1 做市商制度对市场本身的影响

2.2.2 做市商制度对挂牌公司的影响

2.2.3 做市商制度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2.2.4 做市商制度对证券服务机构的影响

2.2.4 做市商制度对VC、PE的影响

2.3 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2.3.1 新三板做市商数量与类型有待扩充

2.3.3 新三板做市商获利渠道不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提假设及市场表现测量指标选取

3.2 本文研究的前提假设

3.2.1 我国新三板市场因素对做市商数量影响失效

3.2.3 做市商数量的研究区间

3.2.4 做市商交易利润为零

3.2 市场表现测量指标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构建及最优做市商数量选取方法研究

4.1 模型构建原则

4.2 市场表现指标模型构建

4.2.1 构建市场竞争程度的MC模型

4.2.2 构建股票流动性的ILLIQ模型

4.2.3 构建做市商持有成本的HC模型

4.2.4 构建双向价差的MMS模型

4.2.5 构建做市商收益的MME模型

4.3 新三板挂牌公司最优做市商数量区间选取方法确定

4.3.1 稳定性

4.3.2 市场整体状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取

5.2 计算测量指标

5.2.1 市场竞争程度指标测算

5.2.2 挂牌公司股票流动性指标值测算

5.2.3 做市商持有成本指标值测算

5.2.4 双向价差指标测算

5.2.5 做市商收益指标测算

5.3 最优做市商数量区间确定

5.4 结果分析及应用

5.4.1 市场竞争程度指标分析

5.4.2 挂牌公司股票流动性指标分析

5.4.5 做市商收益指标分析

5.4.6 研究结果应用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数量的影响和选取的问题。新三板市场在2012年12月正式向全国推行,而做市商制度在2014年12月25日正式引入新三板,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次尝试做市商制度,所以无论是新三板还是做市商制度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都是改革中的全新尝试。  目前,中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面临困境。一方面,做市商数量远小于挂牌公司数量,无法满足挂牌公司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不健全,导致无法由市场内部因素来决定做市商数量,造成目前挂牌公司做市商数量混乱的现状。因此,需要在理论层次对做市商数量进行研究,构建理论模型衡量做市商数量与市场表现的关系,提出数量选取的理论方法,为挂牌公司选择做市商提出理论指导。  首先,本文系统阐述了新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在对比辨析了新三板市场现行的三种交易制度(协议交易制度、做市商交易制度、竞价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本文分析了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市场相关利益体的影响,并从新三板市场本身、做市商、挂牌公司三大主要利益体出发,选取了受做市商数量影响的五项市场表现指标(市场竞争程度、挂牌公司股票流动性、做市商持有成本、双向价差、做市商收益)来衡量做市商数量对新三板市场的影响。并且,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展开提出了相关前提假设。  再次,本文在研究国外学者关于做市商数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上述五项市场表现指标与做市商数量之间关系的测度模型(MC模型,ILLIQ模型、HC模型、MMS模型和MME模型),并提出使用波动率来衡量各项指标在不同做市商数量区间内的稳定性,将各项市场表现最优做市商数量区间求交集最终求得整体市场收益最大化的做市商数量区间。  最后,本文选取了“德鑫物联”(股票代码:430074)89个有效交易日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测算做市商数量对所选挂牌公司五项市场表现的定量影响,并得出其变化趋势。同时,利用稳定性和整体收益的方法,得出最优做市商数量区间。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