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术后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
【6h】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术后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理论研究

1.1 子宫肌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

1.2 西医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和治疗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临床检测材料与方法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中医治疗

2.8 观察指标

2.9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患者术前情况

3.2 患者术中情况

3.3 患者术后情况

3.4 子宫肌瘤的B超表现

3.5 单个肌瘤与多发肌瘤术中情况比较

3.6 患者盆腔粘连情况比较

3.7 单发肌壁间肌瘤术中情况比较

3.8 不同部位单发肌瘤术中情况比较

3.9 手术标本组织病理诊断

3.10 患者术后随访状况

3.11 患者术后口服中药预防复发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影响

4.2 传统手术方式的影响

4.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影响

4.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

4.5 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腹腔镜手术比较

4.6 术中盆腔粘连分度标准

4.7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潜在的问题

4.8 术后选择中药干预的意义

4.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表

综述 浅谈子宫肌瘤的治疗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配合中药治疗预防复发的有效性。  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收治住院的23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集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既往盆腔手术病史,并于术前常规行血清血红蛋白测定,通过TVS或TAS诊断,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一个月后给予预防治疗组口服宫瘤消胶囊3个月,3粒/次,3次/日,观察组未给予特殊治疗,二者均术后6个月随访一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及x2检验分析方法,描述子宫肌瘤患病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ANOVA分析方法或非参数检验方法。  结果:共239例患者,其中单个肌瘤141例,多发性肌瘤9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38~365min,平均137.79±57.13min;术前血红蛋白117.08±18.06g/L;术后血红蛋白104±15.99g/L;术中出血量5~1500ml,平均(77.95±160.10)ml;术后病率为0.04%(9/239);术后住院时间2~15天,平均(4.87±2.05)天;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2~9天,平均4.50±1.60天。11例术前行B超检查提示多发子宫肌瘤者术中提示为单发肌瘤,17例术前B超提示单发子宫肌瘤者术中提示为多发子宫肌瘤。术后37人失访,6人未复查,将定期复查的19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治疗组99例,5例复发,观察组97例,16例复发(P<0.05),复发率预防治疗组较观察组显著降低,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有生育要求者27人,12人术后成功妊娠,1人早期妊娠阶段,1人因胎儿发育不良而要求行人工流产,1人无生育计划而要求行人工流产,9人足月分娩,2人为术后两年足月顺产,余为足月剖宫产,无子宫破裂征象;15人计划妊娠中,其中7人术后避孕两年后未见妊娠。  结论:经超声检查能对子宫肌瘤作出诊断,如结合腹腔镜检查结果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定位及定性。对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合并感染机会少,减少术后肌瘤复发等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