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荔枝核总黄酮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PPARγ-cSki信号的影响
【6h】

荔枝核总黄酮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PPARγ-cSki信号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肝纤维化概述

2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关系

3 PPARγ//c-Ski与肝纤维化关系

3.1 PPARγ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3.2 c-Ski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3.3 PPARγ-c-ski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4 中医对肝纤维化认识

5 荔枝核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效应机制

6 肝纤维化模型介绍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实验试剂配制方案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动物造模

2.2 标本采集

2.3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PARγ、c-Ski、α-SMA蛋白表达

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蛋白表达

2.6 qPCR检测PPARγ、c-Ski mRNA表达

2.7 肝功能检测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水平的影响

3.3 TFL对肝纤维化太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影响_

3.4 TFL对α-SMA表达的影响

3.5 TFL对PPARγ表达的影响

3.6 TFL对c-Ski表达的影响

3.7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荔枝核治疗肝纤维化的中医理论依据

4.2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制备

4.3 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4.4 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影响及其意义

4.5 TFL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标志物α-SM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4.6 TFL对PPARγ-c-Ski的影响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PPARγ/c-Ski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E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效果,并从PPARγ、c-Ski信号分子角度探讨TFL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FL高剂量组、TFL中剂量组、TFL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TFL高剂量组、TFL中剂量组、TFL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大鼠用0.5%的DMN溶液(生理盐水稀释)按2ml/kg剂量于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共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TFL高剂量组以TFL200mg.kg-1.d-1灌胃给药,TFL中剂量组以TFL100mg.kg-1.d-1灌胃给药,TFL低剂量组以TFL50 mg.kg-1.d-1灌胃给药,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0.1 mg.kg-1.d-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6周;6周末处死大鼠,腹主动脉真空负压采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水平;留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并行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 c-Ski(cellularsloan-kettering institute,c-Ski)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肝组织PPARγ与c-Sk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别对PPARγ、c-Ski、α-SMA、肝纤维化程度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和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PARγ、c-Ski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各组血清AST,ALT和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PPARγ、c-Ski mRNA和蛋白表达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中PPARγ与c-Ski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85,0.892,P<0.01);肝组织α-SM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08,P<0.01);肝组织中PPARγ、c-Ski与α-SMA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4,-0.647,P<0.01);肝组织PPARγ、c-Ski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406,-0.484,P<0.05)。  结论:荔枝核总黄酮能有效地减轻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对大鼠的肝损伤,改善其肝纤维化程度。荔枝核总黄酮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c-Ski信号分子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