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班秀文论治经带并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研究
【6h】

班秀文论治经带并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1 经带并病学术思想的渊源流变

1.1战国-三国时期——经带并病论治的理论基础

1.2 晋唐时期——经带并病论治的传承

1.3 宋金元时期——经带并病论治的发展

1.4 明清时代——经带并病论治的完善

1.5现代经带并病论治研究概况

1.6 小结

2班秀文教授经带并病医案的整理研究

2.1 班秀文教授经历简介

2.2 研究对象

2.3数据预处理和录入

2.4 统计分析软件

2.5 研究结果

3 班秀文教授论治经带并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3.1论经带并病之病因病机

3.2论经带并病的治疗原则

3.3基于病案研究的药物配伍意义探讨

3.4论经带并病的用药特色

3.5论经带并病的分证论治

3.6 班秀文教授验案举隅

结论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以班秀文教授治疗经带并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作为研究对象,拟将文献研究与相关医案的统计及数据挖掘分析两相结合,将该学术思想总结完善,重点在于发现辨证论治规律及独到的用药经验。  方法:收集历代与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整理经带并病理论的历史沿革;收集班老治疗经带并病医案300例,将其中证型、症状、用药等方面进行整理和规范,并运用频数分布、关联数据等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经带并病的论治经历了5个时期。战国—三国时期为经带并病论治的理论基础的形成阶段;晋唐时期为传承阶段;宋金元时期为发展阶段;明清时期完善为完善阶段,形成了较系统的辨证体系;建国后,经带并病论治以继承为主,目前研究呈现出的新特点是对诊疗的探讨侧重于痰、湿、瘀三方面。  班老病案中的数据分析及知识发现:(1)发病年龄特点:以育龄妇女多见。(2)其证型特点表现的较为分散;以证素分布来看,脾虚占41%最多,频率分布大于10%以上的还有血瘀、肝郁、湿滞、肾虚、血虚。(3)症状表现以经带的异常表现为主。(4)用药特点:频率在10%以上的分别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高频药物居前10位的分别是:白芍、当归、甘草、茯苓、白术、川芎、党参、益母草、柴胡、山药。(5)证与常见药物、药对:肝郁常伍白芍、当归、川芎、白术、柴胡等;血瘀常伍莪术、丹参、延胡索、鸡血藤、益母草等;脾虚常伍白术、山药、泽泻、党参、当归等;药对由常用药物配伍而成。(6)症状与常见药物:如阴痒常伍茯苓、土茯苓、柴胡、苍术、鸡血藤等。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班老在病因病机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在病机上认为肝脾肾三脏之虚为致病之本,关键病机是痰浊、湿滞与血瘀,病性多为虚实夹杂。治疗上提出经带并治,强调以分清经病与带病的孰轻孰重决定论治重点。用药上重视调理气机、补益气血、重视湿瘀并治。分证论治上多运用四君子汤类培补益脾胃之品治疗脾虚证;肾虚证分阳虚与阴虚,常用方有附子汤与知柏地黄丸;肝郁脾虚证常用当归芍药散肝脾并治;并自拟清宫解毒饮治疗湿热血瘀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