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味温中散寒药对大鼠胃实寒证药效的研究
【6h】

十味温中散寒药对大鼠胃实寒证药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材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药物制备

2.3 造模与给药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对胃实寒证大鼠行为表征的影响

3.2 对胃实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3.3 对胃实寒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3.4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粘膜组织的影响

4 讨论

4.1胃实寒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4.2对十味温中散寒药物温中散寒功效的认识

4.3对照药物的选择

4.4 对行为表征的影响

4.5血液流变学实验

4.6肠系膜微循环实验

4.7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4.8结论

4.9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一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十味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中药对胃实寒证模型大鼠的行为表征、血液流变学、肠系膜微循环、胃组织形态学和病理切的影响,阐释此十味中药的温中散寒功效本质。  方法:设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个反性对照组、10个受试药物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予以灌服寒凉药(4℃知母水提液)复制胃实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10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10味温中散寒药,连续3次。观察胃实寒证大鼠行为表征的变化(进食量、体重、毛色、大便、精神状态),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微循环检测仪测定肠系膜微循环指标(流速、网交数、流态),肉眼观察胃粘膜形态学,光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的变化(炎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粘膜水肿),总结归纳出温中散寒药物的功效。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⑴对大鼠行为表征的影响①对大鼠进食量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的进食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②对大鼠体重的影响:丁香、吴茱萸、高良姜、荜澄茄4个组的体重值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5)。③对大鼠毛色的影响:肉桂、吴茱萸、高良姜、荜茇、花椒、胡椒6个组的毛色积分值均显著性降低(P<0.01)。④对大鼠大便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的大便量均减少,较干爽,成形。⑤对大鼠精神状态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行动较灵活。  ⑵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6个组的高、中、低切全血粘度值和高、中切全血还原粘度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花椒、胡椒2个组的高、低切全血粘度值和高切全血还原粘度值也有显著性降低(P<0.05)。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花椒、胡椒9个组的红细胞压积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丁香、吴茱萸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吴茱萸、小茴香2个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花椒、胡椒8个组的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干姜、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花椒7个组的血沉方程K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  ⑶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①对流速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的流速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②对网交数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荜茇7个组的网交数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③对流态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的流态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1)。  ⑷对大鼠胃黏膜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肉眼观察胃粘膜: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胃粘膜表面皱缩现象减少,比较有光泽,出血点减少甚至没有出血点。胃组织的病理改变:①对炎细胞浸润的影响: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荜澄茄、花椒、胡椒9个组的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②对腺体破坏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的腺体破坏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③对粘膜水肿的影响: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个组均有轻度水肿,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十味中药通过改善胃实寒证模型大鼠的行为表征、血液流变学、肠系膜微循环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等指标,发挥温通煦血、温中散寒功效,以达到治疗胃实寒证的目的。

著录项

  • 作者

    刘颖;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华珍;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温中散寒药,胃实寒证,药效学,散寒功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