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苏报案与曾格案比较研究
【6h】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苏报案与曾格案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背景比较研究:民族危亡的振臂呼唤与新希望酝酿中的温和革命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

第三章 案件比较研究:热情执着的“殉道者”与实用主义的“商人办报”

第一节 《苏报》的历史及其发展转变

第二节 《纽约周报》的创办及曾格案的发生一、《纽约周报》的创办背景

第三节 苏报案和曾格案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以案件审理过程为视角

第四章 案件给两个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

第一节 苏报案在近代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第二节 曾格案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之前,报纸作为唯一的大众新闻传媒,成了新闻发布的最主要渠道。因此,通过横向比较法来研究中西两国报纸的发展,并通过对其中个案比较分析来考察中西两国不同的新闻传播观就有着积极的意义。苏报案和曾格案是中美两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报案,两个看似相似的案件却出现完全不同的结局并给两国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必然有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在影响着两个案件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相关史料,结合两国当时不同的历史背景,比较研究这两个案件的案发经过、审讯过程及案件对两个国家的不同影响,找出个中影响案件的因素,分析出中西不同的文化观念给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总结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学术史进行了梳理。
  第二章为背景比较研究,对两个案件发生时两个不同国家的背景作了比较分析,一方面,阐述了清末的政论报刊与政治思潮,尤其是重点阐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租界这样一个特殊地域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描述了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新英格兰的商业成了报业的先声以及当时政治局势的加剧都为后来曾格案的发生铺成了道路。
  第三章为案件比较研究,主要笔墨用于比较两个案件的审判过程,从两个案件审理过程透视影响两个案件的因素,并从法律角度对当时两个国家的法律依据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为案件的影响,从两个类似案件出现两种不同结局出发,分析两个案件给两个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认为在苏报案与曾格案的背后,凸显的是中西方历史文化根源的差异。
  第五章为结论与讨论,在以上史料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进行了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