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反哺功能与现实意义——以广州市J村“敬老红包”为例
【6h】

民间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反哺功能与现实意义——以广州市J村“敬老红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在老龄化加剧,代际关系失衡,农村养老保障欠缺的背景下,农村的养老压力逐渐增大,农村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历史上,孝道作为中国家庭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时代变迁,也不得不面临其功能正在不断削弱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成本逐渐增加,现实生活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啃老”现象越来越多,子代的生活享受恰恰是在亲代的节俭或者牺牲之上而获得的。本文以“敬老红包”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民间文化对农村养老的积极意义。  红包文化源远流长,“敬老红包”作为一种地方风俗,是年轻人对老年人表达孝敬的方式,也是一种农村养老的方式。“敬老红包”是子代表达对亲代的养老责任和反哺效能,通过“敬老红包”给老人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形成了双向的代际交换。这种风俗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但是以正规的方式给老人红包,广东风气最盛,方式也更为规范。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广州市J村12名亲代和13名子代的访谈和观察,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敬老红包”民间文化的反哺功能和现实意义。随着农村养老的研究不断上升高度,使得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度,我国农村数量极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的结论是“敬老红包”作为亲子两代建立良好代际关系的桥梁,遵循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在逻辑,对农村家庭养老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代际交换,建立有效的代际交换关键在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互动和互助情况。单向的代际支持行为往往导致无效的代际交换,亲代通过经济手段支持子代的生活或者事业,但子代并没有以物质或者非物质形式回馈亲代,这会形成无效的代际交换,反之亦然。“敬老红包”有望开创现代家庭养老新模式,它所产生的民俗力量对农村养老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为农村养老的学者展示一个民间文化养老的研究视角。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敬老红包”民间文化有利于大力弘扬孝文化,有助于孝文化重新回归家庭伦理的位置,继续发挥其在家庭养老的稳定作用,也为补充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文化伦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