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恢复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
【6h】

水稻恢复系优良基因的聚合育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恢复系的培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选择品质优良的水稻恢复系有利于改善杂种后代的米质。另外籼粳亚种之间存在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出亲和系对解决不亲和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优质品系改良恢复系,粳型亲籼恢复系改良华粳籼74广亲和系G3,主要结果如下:  (1)WA-CMS优良恢复系的培育。利用含有Wx-17T、gs3、fgr、Hd-1-2、OsMADS50和Pi-24优良品系,改善恢复系P152-07,通过MAS筛到优质WA-CMS恢复系25份纯合单株;还筛选了Wx-20G、gs3、gw8、qBLAST-11-1、qBLAST-2-1和Xa21等基因(QTL),获得22份高产抗病虫 WA-CMS 纯合株系,为后续选择优良恢复系提供材料基础。  (2)优质 BT-CMS 恢复系的培育与恢复力和品质性状的测定。利用优质品系改良恢复系,2017年晚造获得9份含有Wx-17T、gs3、fgr、Hd-1-2、OsMADS50、Pi-24和Rf1的优质BT-CMS恢复系。对2017年早造的5份优质BT-CMS恢复系进行恢复力、品质和产量性状考察。1)春江16A杂种后代花粉育性处于70.10-72.13%的范围内,两个组合比对照显著提高 7.00-7.50%;小穗育性处于 75.10-79.40%的范围内,4个组合比对照显著提高6.50-8.40%;直链淀粉含量处于19.09-20.24%的范围内,4个组合比对照显著降低0.74-1.33%;单株产量处于18.62-23.26 g的范围内,比对照显著提高4.86-9.59 g。2)春江23A测交后代花粉育性处于70.61-73.96%的范围内,比对照显著提高5.97-8.46%,小穗育性处于74.30-83.30%的范围内,1个组合比对照显著提高14.56%;直链淀粉含量处于23.88-27.38%的范围内,比对照显著提高3.46-6.96%;单株产量没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用优质改良恢复系进行测交组配是可行的。  (3)新广亲和恢复系的培育与恢复力、品质性状的测定。筛到含有Wx-20G、Alk、S5和Sc等优良基因(QTL)的新广亲和恢复系,对其中两份进行恢复力、品质和产量性状考察。与春江16A测交后代花粉育性分别是66.70%和68.56%,仅比对照提高0.07%和1.93%,小穗育性分别是69.91%和74.33%,其中一个没有提高,另外一个比对照提高3.33%;直链淀粉含量是27.38%和25.26%,比对照显著降低1.33%和3.45%;单株产量是21.69 g和33.87 g,比对照显著提高8.02 g和20.2 g,结果表明新广亲和恢复系可以改善后代品质。  (4)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培育。通过改良G3获得25份含有Sa-j、S5-n、Sc-n的华粳籼74新亲和系。对华粳籼74新亲和系的恢复力和产量进行考察。1)春江16A的杂交后代花粉育性是 70.49%,比对照提高 3.86%;小穗育性 84.30%,比对照显著提高13.30%;单株产量是19.96 g显著高于对照6.20 g。2)春江23A测交组合F1的花粉育性是72.67%,比对照显著提高8.03%;小穗育性是75.10%,比对照提高3.40%,结果表明新亲和系可以提高与不育系的亲和力。  本实验以前人培育的恢复系、优质品系、广亲和系与粳型亲籼恢复系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高效性进行聚合育种,改良了恢复系品质、恢复力和亲和性,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孙康莉;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桂权;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新亲和系,聚合育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