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CAV-1探讨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内皮功能研究
【6h】

从CAV-1探讨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内皮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共同的生理病理改变

1.2 Caveolin-1是诸多细胞信号转导的枢纽

1.3 Caveolin-1小凹蛋白与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1.4 祖国医学关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记载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一般情况

2.1.1 病例收集

2.1.2 诊断标准

2.1.3 中医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病例剔除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分组

2.2.2 给药方案

2.3 观察指标

2.3.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3.2 安全性观测

2.3.3 疗效性观察

2.3.4 荧光定量PCR

2.4 不良事件及处理

2.5 统计处理

2.6 结果分析

2.6.1 一般资料分析

2.6.2 研究结果比较

2.6.3 安全性评价

2.7 讨论

2.7.1 内皮细胞与冠心病、糖代谢异常

2.7.2 Caveolin-1小凹蛋白与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2.7.3 代谢异常与中医证候

2.7.4 护心方对CAV-1调控血管内皮细胞通道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亦在逐步上升,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冠心病已成为正处在工业化水平的中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健康威胁[1]。临床上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合并有糖耐量的异常,血糖的异常小幅度升高,未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足够重视。总体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疗程长、病人满意度差、治愈率低下。自从His1865年提出血管内皮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众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原始的病理机制。现在研究证实,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时均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且两者合并时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状况越发严峻。在病理上是内皮细胞的损伤,并且内皮损伤始终存在于二者合并时的发生初期,发展过程及疾病的后期,治疗上,要达到治本的目的就必须修复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表面上的炎症因子,使损伤的细胞可以得到修复或者再生;另外血糖与内皮因子相互作用,反过来血糖又可以加重内皮的损伤,因此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时,更要控制好血糖,尽可能地把血糖降在正常的范围。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在遭受致病因素干扰时,内皮细胞释放的NO(舒血管因子)降低,释放的花生四烯酸(缩血管因子)增多,打破血管内皮生态平衡,最终导致内皮的损伤。在血管内皮损伤中,Caveolin-1小凹蛋白与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发生及进展有相当大的关联性, Caveolin-1是两者存在共同通道,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中医方面因为两者存在着相同证候特征,因而具相似的证型,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的相关理论,本课题从Caveolin-1探讨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出发,从血管内皮损伤角度探求两者共同发生时的当代循证医学依据。为护心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思路提供客观理论依据。也为中医经典方剂在重大疾病的理论探索上提供新的方向,因此具有理论和临床的双重参考价值。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按照国际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筛选符合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既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直接行OGTT试验;既往无糖尿病史患者行OGTT试验。临床试验者严格被随机分配,将被纳入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按照临床试验方案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护心方+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时间为20天。分别填写疗前、10天、20天相关的中医证候积分,并对受试者进行采血收集检查CRP、cav-1、eNOS的相关指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⑴通过数据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异常区别,P小于0.05,具有可比性和操作性。⑵两组在血清CAV-1的比较方面,对照组疗后20天较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20天较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两组在血清eNOS的比较方面,对照组疗后20天较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20天较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疗后2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两组的CRP比较,对照组疗后10天、20天均较同组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也类似,治疗后10天、20天均较同组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天下降更为显著。此外,疗后两个时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中医方面:两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比较,对照组疗后20天较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10天、20天均较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天下降更为显著。此外,疗后2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通过自身前后比较分析,在治疗后10天、20天CRP、cav-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并且eNOS蛋白活性水平升高,显示CRP、cav-1、eNOS指标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治疗有密切的关联性,在两者合病时CRP、cav-1、eNOS可作为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指标。②通过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经过调脾护心方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

著录项

  • 作者

    郑家鼎;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宇;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冠心病,中药治疗,护心方,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