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经郁火证与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6h】

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经郁火证与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1. 病因病机研究

2. 辨证论治研究

3. 经验方或专方治疗

4. 中药调周法

5. 针灸治疗

6.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西医学研究概况

1. 病因研究

2. 病理生理

3. 诊断

4. 诊断标准

5. PCOS的治疗

6.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临床症状观察

4. 血清LH、FSH、PRL、E2、T测定

5. 血清FT、A的测定

6. 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测定

7. 统计学方法

8. 结果

9. 讨论

10. 本研究的创新点

1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之一。青春期开始发病,育龄期常因不孕而就诊,目前为止,PCOS的发病原因尚未彻底明了。但多年研究发现PCOS有强烈的家族聚集现象,PCOS 患者同胞姐妹中,发病率上升到40%以上,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相当关键的作用。 张玉珍教授多年临床中发现PCOS患者中医分型除肾虚、痰湿、血瘀外,相当数量PCOS的发生,尤其是年青患者,与肝郁、肝火或肝火夹湿关系密切;先期研究<'[1]>发现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变化常以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疏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的有效治法。 中医证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病理生理状态,形成这种病理生理状态的原因可能与个体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易感素质有关,而个体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特征是其物质基础之一。长期以来,临床上就认识到不同个体对同一疾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而患同一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目前认为人类基因多态性在阐明人体对疾病、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治疗的反应性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文献研究表明 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与PCOS 的高雄性激素血症相关。对PCOS肝经郁火证及疏肝泻火法与 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肝经郁火证PCOS和疏肝泻火法治疗的分子遗传机理及疾病易感性,指导临床,而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1.在临床研究中,以符合本研究所制定纳入标准的42例PCOS肝经郁火证、32例PCOS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用临床观察表记录PCOS患者年龄、病程、月经情况、痤疮、多毛及其它全身症状和舌脉等,测量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和血清LH、FSH、T,并与对照组对照。 2.观察疏肝泻火法代表方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PCOS肝经郁火证的疗效:予口服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LH、FSH、T、FT、A,临床记录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肝经郁火证的症状改善情况;不孕患者同时观察受孕情况。 3.PCOS肝经郁火证及疏肝泻火法与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的研究:用PCR方法测定CYP11B2、CYP17基因多态性,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间、PCOS肝经郁火证与PCOS肾虚组间、PCOS肝经郁火证治疗前后不同基因型间频数及T、A、FT的差异。 研究结果: 1.PCOS肝经郁火组痤疮患者 (18例)较肾虚组多,且有着更高的LH、LH/FS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共收集治疗前后资料完整的PCOS肝经郁火组30例,其中烦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痤疮、月经异常的症状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多毛、不孕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共有5例怀孕,但1例在孕30天流产,另一例在孕3月余时胚胎停止发育。另两例现分别是孕1月余、孕3月余及孕6月余,情况正常。肝经郁火组LH、LH/FSH、T、A、FT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FSH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3.PCOS患者、对照组妇女中,CYP11B2基因-344(C/T)位点C基因频率分别为26.35%和22.2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T→C(TC、CC)出现频率为48.64%,虽高于正常妇女的40.74%,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基因分型与中医分型:PCOS两种证型中TT 基因型与TC +CC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基因分型与疗效:疏肝泻火法代表方加减龙胆泻肝汤对不同基因型PCOS肝经郁火组患者均有效,但各治疗组中TT 基因型与TC +CC 基因型降低睾酮效果相近。 4.PCOS患者、对照组妇女中,CYP17基因-34bp 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2.70%和29.63%, 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11%和55.5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CC基因型患者与TC基因型间相比有着更高的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分型与中医分型:CC、TC基因型在PCOS 肾虚组与肝经郁火组间中的分布,分别是34.38%、56.25%、66.67%、26.19%,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0.05,肝经郁火组CC基因型患者睾酮水平最高;基因分型与疗效:疏肝泻火法对不同基因型PCOS肝经郁火证患者均有效,各治疗组中TT、CC、CT基因型雄激素下降程度相近。 研究结论: 1.肝经郁火是PCOS的重要病机,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与肾虚证PCOS患者相比LH水平及LH/FSH比值更高。 2.疏肝泻火法是治疗肝经郁火证PCOS患者的有效治法,疏肝泻火中药加减龙胆泻肝汤可以降低T、FT、A,从而可用于治疗高雄激素血症,调整LH/FSH比例:调理肝肾,调整月经周期,使阴阳平衡而使部分不孕患者受孕。 3.CYP11B2基因-344 (C/T)位点的多态性的单独存在可能与PCOS无明显关系,不增加PCOS易感性,与肝经郁火证及疏肝泻火法无明显关系。 4.CYP17基因-34 bp 处 T→C碱基置换的存在与PCOS高T血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并与中医证候肝经郁火证有密切关系,但疏肝泻火法的治疗作用与是否存在CYP17基因-34 bp处T→C碱基置换无明显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