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价值

1.2文献综述

1.2.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建构:国际视角

1.2.2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生态思想的哲学解读:国内视角

1.2.3国内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与评论

1.2.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1.3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框架

1.4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论文创新点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2.1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生态思想

2.1.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唯物论视角

2.1.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辩证法视角

2.1.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观视角

2.1.4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生态思想意蕴的几点启示

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挖掘和拓展

2.2.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2.2.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挖掘

2.2.3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和消费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意蕴的拓展

2.2.4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2.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2.3.1中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及社会实践

2.3.2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

2.3.3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创新

2.4本章小结

3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问题

3.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3.1.1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口资源概况

3.1.2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3.2西部地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3.2.1西部地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

3.2.2西部地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外部影响:基于负的外部性的考察

3.2.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

3.2.4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

3.3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发展观念落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

3.3.2经济发展整体落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物质基础保障

3.3.3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生态安全保障

3.3.4制度不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3.4本章小结

4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和策略

4.1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4.1.1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4.1.2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4.1.3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处理好的关系

4.2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4.2.1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4.2.2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4.2.3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体现

4.2.4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3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策略

4.3.1强化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4.3.2构建新型的“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4.3.3 改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和低碳化,构筑西部产业发展的生态基础

4.3.4 加强制度建设,建构西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体系

4.3.5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绿色 GDP 核算体系

4.4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5.1本文主要结论

5.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增贤;

  •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存刚;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