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日战争时期白修德在华的新闻报道研究(1939年-1945年)
【6h】

抗日战争时期白修德在华的新闻报道研究(1939年-1945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白修德其人

第二章抗战时期白修德在华的新闻报道

第三章白修德在华新闻报道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第四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目录

展开▼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白修德作为《时代》周刊的驻华记者,对于中国的事务写了大量的报道。从1939年初白修德来到中国重庆,到1945年离开中国,白修德作为一名持自由主义观点的西方新闻记者,经历了很大的转变,他的这种政治倾向的变化和对中国认识的转变在他的新闻报道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本文主要梳理了他的这些报道,分析他的对华报道的特点,从而研究他的这些报道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中美的关系是否产生了影响。本文分为四章,旨在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章主要是对白修德的经历作简要梳理和介绍。探讨白修德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赋予了白修德怎样独特的活动空间及社会身份特征,并从宏观角度探讨白修德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让他带上了怎样的时代烙印,这些烙印对他之后的人生经历以及记者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章重点考察了白修德在华期间的新闻报道。首先是从纵向梳理了他的新闻报道的两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探讨他从来华初期的盲目支持国民党到之后开始更为真实的报道中国的这一转变的过程。然后是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分析他的新闻报道,力图点面结合全面分析他的新闻报道。白修德有着记者的天赋,在他对于中国问题的报道中,不乏有许多不真实的报道,也不乏许多客观的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报道和评论,本章节主要是客观全面的分析他在华期间的新闻报道。
   第三章研究重点是白修德的对华报道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中美关系有着什么影响。白修德作为一名在美国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驻华记者,他的新闻报道以及他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否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中国的国际形象的塑造、美国的对华政策等等产生着一定的作用,这是本章节试图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是结语部分是希望通过对于白修德作为美国驻华记者的新闻报道理念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我国驻外记者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来维护国家利益与读者利益,以及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的认识世界,探索白修德在中国期间的经历对于当今驻外记者有着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

著录项

  • 作者

    郑琴琴;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鼎新;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闻事业史;
  • 关键词

    白修德; 新闻报道; 驻外记者;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7:2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