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6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OCSP分型

1.3 基线资料的收集

1.4 短期预后的评定

1.5 头颈部CTA检查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

1.6侧支循环状况的评估

1.7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2.2各OCSP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况

2.3 侧支循环状况与入院NIHSS评分的相关性

2.4侧支循环状况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2.5 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与预后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状况及其对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与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4小时内入院并于发病3天内行头颈部 CT血管成像(CTA)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82例,依据OCSP进行分型,并用 CTA评价患者一级及二级侧支循环状况,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发病1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不同亚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况对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并探索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纳入研究的182例患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4例,有侧支循环者2例(50%);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76例,有侧支循环者52例(68.4%);后循环梗死(POCI)32例中有侧支循环者10例(31.3%);腔隙性梗死(LACI)70例中有侧支循环者25例(35.7%)。各亚型侧支循环形成的分布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 PACI型侧支循环形成的比例最高(68.4%)。有侧支循环的患者相较于未形成侧支循环的患者入院 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其中 LACI及 PACI亚型有侧支循环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更低(P<0.05)。有侧支循环者短期预后良好的比例多于无侧支循环者(P<0.001),其中PACI亚型有侧支循环的患者短期预后良好者所占比较高(P<0.001)。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各因素中,有吸烟史的人侧支循环形成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0.081倍,侧支循环未形成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值更高,有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相较于无血管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比例更高(均P<0.05)。  结论: OCSP各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PACI亚型侧支循环形成最常见;有侧支循环的患者入院 NIHSS评分较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有侧支循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更好,残障程度较无侧支循环患者更轻;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中,颅内血管狭窄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吸烟及低密度脂蛋白为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