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
【6h】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1.3.2 相关基础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意义

1.6.2 研究框架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2.1.1 人口变化分析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2.2 移民安居情况

2.2.1 城市住区分类

2.2.2 移民住区调研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2.4 民生情况

2.4.2 产业结构分析

2.4.3 人民收入分析

2.5.1 城市生态格局

2.5.2 现状环境质量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2 市政基础设施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9 本章小结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1.2 移民安居情况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1.4 民生情况

3.1.5 生态环境情况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2.2 移民安居情况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2.4 民生情况

3.2.5 生态环境情况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1 人类社会系统

5.1.2 地域环境系统

5.1.3 支撑体系系统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2.1 人类社会系统

5.2.2 地域环境系统

5.2.3 支撑体系系统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3.1 人类社会系统

5.3.2 地域环境系统

5.3.3 支撑体系系统

5.4 评价结论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6.5 本章小结

7 总 结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C 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D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E 调查问卷设计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著,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  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  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  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  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  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  第七章: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