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临床研究
【6h】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1.1.1入选标准

1.1.2排除标准

1.1.3资料收集

1.2分组标准

1.3主要生化试剂及仪器

1.3.1主要试剂

1.3.2主要仪器

1.4 vWF的检测方法

1.5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各组vWF水平比较

2.3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比较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以及合并SBP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探索vWF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的诊断价值及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目标。  方法:  1.本研究全部数据都采用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的住院患者中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临床诊断为乙肝肝硬化的病人中,入院后48小时内完善肝功、凝血象、血图分析、降钙素原,电解质肾功并于住院期间完善腹水定位或者腹部彩超、部分病人有腹水常规及腹水培养等,患者知情、并签订同意书留置血液标本供实验用。经收集后共获得204位患者信息及血液标本,作为初筛的实验数据来源。根据影响血浆vWF的其他影响因素同时排除肝功能受损严重的肝衰竭患者制定以下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合并其他原因所致急、慢性肝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衰竭患者;已明确或者可疑合并腹腔外感染,入我院治疗前已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入我院后经抗感染治疗2周后自发性腹膜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肿瘤、出凝血性疾病及近2周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服用史。最终获得92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61例、女性31例。患者在知情,并签订同意书的前提下搜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定性及定量、腹水检查、腹水培养,及通过ELISA测得的血浆vWF水平。  2.数据收集完毕后开始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腹水、是否在腹水基础上合并SBP进行分组:A组为乙肝肝硬化无腹水患者(不合并SBP),B组为乙肝肝硬化腹水不合并SBP患者,C组为乙肝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共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C组病人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1.乙肝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血浆 vWF水平(2741.18±651.35)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腹水未合并SBP患者(2022.70±5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均不合并SBP的情况下,乙肝肝硬化有腹水患者的血浆vWF水平(2022.70±527.41)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无腹水患者(1462.41±32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  2.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及SBP患者通过对有效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比较发现,血浆vWF水平由治疗前(2741.18±651.35)降为治疗后(2197.52±56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合并SBP患者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无SBP患者,且合并SBP患者经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好转后血浆vW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vWF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合并SB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