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沉积物及上覆水环境质量研究
【6h】

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沉积物及上覆水环境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论文从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的环境质量现状入手,以营养盐和重金属为主线,分别研究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对各支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并考虑他们的生态环境效应。利用2010年夏季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设置的160个采样点采集的样品分析所得的数据,首先根据上覆水室内化学测试的结果,通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调查区的上覆水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然后根据表层沉积物的室内化学测试的结果,通过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调查区的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各支流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度的多指标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淮河(安徽段)南岸8个流域水质整体状况较好,全部160个采样点中不达标采样点有37个,占总数的23%,水质总体达标率为77%,基本满足水质管理目标的要求。其中,城西湖流域的水质达标率最低,为30%,总体水质未达标。在所选的TN、TP、NH3-N和COD四个检测指标中,TN的超标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COD。未达标采样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生活废水造成的TN含量和COD含量过高;各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单个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Cd>Pb>Cu>As>Zn>Hg。除了城东湖流域14号采样点的Cd达到中等污染之外,其余采样点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均属于轻微生态污染程度,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不显著,河流沿岸的人类活动尚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结构构成造成影响;整个研究区域内达到“健康”、“亚健康”和“一般”等级的采样点占93.5%,淮河(安徽段)南岸各支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通过以上分析,淮河水环境质量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和治理淮河水环境质量的任务任重道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