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仿真“骨小梁”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6h】

仿真“骨小梁”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系统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三维有限元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关于骨小梁牙种植体的发展和应用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骨小梁”(PTTM)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状况,结合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评价三维多孔结构和钽的临床有效性,探究PTTM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价值,为“骨小梁”牙种植体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1、计算机检索9个电子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有关骨小梁牙种植体的相关临床研究,无时间、地区和语言限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风险评估后纳入合格文献,作出系统评价;2、应用Mimics16.0、CATIA、Hypermesh软件建立近似“骨小梁”牙种植体(PTTM)、常规钛种植体(ITI)、下颌骨、基台的实体模型,将仿真“骨小梁”种植体(实验组)和钛种植体(对照组)分别植入不同骨质(Ⅱ、Ⅲ、Ⅳ)的下颌骨中,并组装基台;模拟种植体在骨块中的约束条件,于颊舌向45°、100 N的力在基台中心集中加载,利用MSC Patran和MSC Nastran软件计算各组种植体在不同骨质内应力应变数据,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最大应力值来分析各工况应力分布规律,比较两类植体在不同骨质条件下各自的优势和缺点。  结果:1、系统评价共检索到1234篇文献,通过浏览题目和摘要后纳入17篇文献,分析全文并进行质量评估后最终纳入7篇文献,涉及到394名患者,487枚PTTM种植体,关注了221名患者,244枚PTTM种植体,选择种植体留存率(survival rate)、平均牙槽骨丧失量(mean marginal bone loss),初期和二期稳定性(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bility)及术后并发症(complications)等作为效应量来评估该种植体的临床有效性,做出定性分析和评价;2、建立了PTTM种植体和常规钛种植体在下颌骨第一磨牙区三类不同骨质中(Ⅱ、Ⅲ、Ⅳ)行颊舌向45度,大小100N的力学加载模型,共六组工况;随骨密度降低,最大应力值(MPa)分别为:实验组PTTM种植体382,379,371;基台163,163,163;骨皮质29.6,42.2,59.1;骨松质28.5,38.1,48.2;对照组常规钛种植体400,491,531;基台166,166,166;骨皮质71.3,85.0,98.6;骨松质29.9,32.9,36.9;  结论:1)在有限的随访时间和临床对照下, PTTM牙种植体可广泛地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植入或早期负载1年后种植体留存率大于96.26%,平均牙槽骨吸收量小于0.43mm,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提示PTTM牙种植体可能具有较好的初期、二期稳定性,但临床初期数据不足以证明PTTM牙种植体与常规钛种植体相比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2)①PTTM种植体和钛种植体周围最大应力值(VonMises)均集中于种植体周围,其次为种植体与基台连接区域,而骨松质界面最大Von Mises最小,PTTM种植体周围最大应力小于钛种植体;②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增大(Ⅲ-Ⅳ),两组中骨皮质、骨松质最大应力均有增大的趋势,实验组较对照组增大明显;基台的最大应力保持不变;③PTTM种植体周围的最大应力值随着骨密度下降不变或减小,钛种植体周围最大应力值随着骨密度的下降而增大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