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生菌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回肠差异性蛋白研究
【6h】

益生菌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回肠差异性蛋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材料

3 实验试剂及配制

4 实验方法

5 筛选差异蛋白

6 蛋白数据搜库

8 生物信息学分析

9 免疫组化法验证ZO-1蛋白

10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胰腺组病理改变

2 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3 血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水平测定

4 差异蛋白质定量结果

5 生物信息学分析

6 ZO-1蛋白免疫组化结果

讨论

1 闭锁小带蛋白1(ZO-1)

2 胶转蛋白(Transgelin)

3 肠凝集素1

4 肠粘液素样蛋(Intestinal mucin-like protein)

5 伴侣蛋白10(Chaperonin 10)

6 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

7 结蛋白(Desmin)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肠黏膜屏障损伤与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关系及防治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比较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益生菌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大鼠肠道差异性表达蛋白,筛选特异性表达蛋白为SAP发生时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益生菌预防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蛋白分子靶点。  方法:(1)54只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n=18)、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18)、益生菌治疗组(YSJ组,n=18)。(2) SO组打开腹腔并翻动胰腺,并关腹。用3%牛磺胆酸钠进行SAP大鼠模型制备。YSJ组为SAP大鼠动物建模成功待麻醉清醒后,10%益生菌溶液制剂灌胃,共给药2次,SAP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2次。(3)三组大鼠在24h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取胰腺、回肠组织及大鼠腹腔静脉血标本。(4)胰腺和回肠组织HE染色:胰腺组织使用kusske标准进行病理评分,观察胰腺损伤程度;回肠组织使用改良的Chiu氏评分法评价肠粘膜损伤程度。(5)采集各组回肠组织标本,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然后进行iTRAQ标记结合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RPLC-MS/MS)技术对各组样本提取的蛋白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6)数据整理分析: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样本均数采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蛋白筛选通过R软件采用t test计算其显著性指数(p-Value),分别采用p-value<0.05且Fold change>1.5或Foldchange<0.6667进行差异蛋白筛选。  结果:(1)成功制作出SAP大鼠模型,胰腺组织发生典型病理学改变。(2) SAP组和YSJ组胰腺的病理评分高于假手术组(SO组)(P<0.05),YSJ组胰腺病理评分低于SAP组(P<0.05)。(3) SAP组在回肠组织的病理评分高于SO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SJ组的病理评分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SAP组和YSJ组D-乳酸及内毒素均高于假手术组(SO组)(P<0.05),YSJ组D-乳酸及内毒素均低于SAP组(P<0.05)。(5) SAP组与SO组间共筛选37个显著差异蛋白,6个蛋白质上调,31个蛋白质下调;YSJ组与SO组间共筛选出94个差异蛋白,6个蛋白质上调,88个蛋白质下调;在YSJ组与SAP组共同存在7个差异蛋白,分别为闭锁小带蛋白1(ZO-1)、肠粘液素样蛋白(Intestinal mucin-like protein)、伴侣蛋白10(Chaperonin10)、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A2)、结蛋白(Desmin)、肠凝集素1(Intelectin1)、转胶蛋白(Transgelin)。(7)免疫组化验证显示,ZO-1蛋白在SAP组较SO组表达下调(P<0.05),而YSJ组较SAP组表达上调。  结论:基于iTRAQ技术的差异蛋白研究为SAP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反应益生菌对SAP大鼠回肠组差异蛋白的影响,筛选出的差异蛋白有可能为益生菌治疗SAP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能是干预治疗的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