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双案例分析
【6h】

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双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1.4研究框架

1.5研究贡献和特色

2.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

2.1.1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概念界定

2.1.2国内外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回顾

2.1.3国内外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评价

2.2公允价值计量

2.2.1公允价值计量国内外发展

2.2.2公允价值计量国内外研究回顾

2.2.3公允价值计量国内外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3.2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存在“粘性”

3.3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分项差异

3.4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

4.1案例选择

4.1.1主案例——中国平安

4.1.2对比案例——中国人寿

4.2案例介绍

4.2.1中国平安

4.2.2中国人寿

5.案例分析

5.1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绩敏感性较低

5.2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存在“粘性”

5.3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分项差异

5.4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

6.结论和建议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2.1进一步细化FVA计量模式的相关准则

6.2.2加强对高管盈余管理动机的监控

6.2.3完善高管激励机制

6.3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6.3.1研究的局限性

6.3.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管薪酬-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者、企业高管和监管层有着广泛且深远的意义。从内容看,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股东角度出发,讨论如何设计公平有效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反映公司价值变化;另一方面,从高管自身出发,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的激励方案,满足高管个人的利益需求的同时有效激励管理层。从衡量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出发,是本文研究主体的切入点。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在会计计量中的使用1,公允价值会计对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带来了挑战。公允价值会计对中国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深远,它改变了中国企业传统一味依赖于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计量模式。所以,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传统净利润分层,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逻辑。  公允价值会计主要运用于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等相关项目的会计计量,而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所以公允价值会计影响最大的是金融业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采用双案例研究方式,即主案例和对比案例结合的方式,研究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因此,聚焦金融行业,深入剖析具体案例,是本文的研究方法。  基于中国公允价值谨慎适用的制度背景下,本文将企业盈余进行分项拆解,从中国平安“高管高薪”入手,对比中国人寿的案例,分析在不同不同计量模式下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绩敏感性较低;(2)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不存在“粘性”;(3)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分项差异;(4)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高管薪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  由此,基于理论分析,通过案例研究,根据中国制度环境,本文建议:(1)进一步细化FVA计量模式的相关准则;(2)加强对高管盈余管理动机的监控;(3)完善高管激励机制。  本文研究,弥补了实证研究中样本范围对金融业的缺失;同时,进一步佐证了高管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进而有助于从盈余分项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国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本文研究方式为案例研究,虽极力避免,难免存在案例选择太过特殊、思考不够全面等局限,这也是本文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